三十一(第3/9页)

这会儿被吴非提醒,他意识到,对,家中有些事情不便让吴非和朱丽知道。对于他们的爸妈,他和明成明玉是从小看惯,爸妈再如何,依然是他们的父母,而吴非与朱丽则不同。但是对于吴非提议的写法,他又有点不以为然,如此简单,还怎么可能让明成明玉了解爸妈经历的苦难,了解一个家庭的不易,以致握手言和呢?但明哲又想,万一明成看了全文后,也陷入对妈的怀疑呢?他不是弄巧成拙了吗?而与妈本来就对立的明玉,会不会因全文而觉得获得理论支持,爸妈还会依然是她的父母吗?

明哲越想越担心,鉴于可能出现的后果,他不敢将发给吴非看的段落发上论坛。如果他还想写家史的话,似乎最佳体裁,还真是吴非说的那种年代后面加冷冰冰干巴巴的简单文字说明了。他的思考绕来绕去,看来还是回到被他差点否决的吴非的提议。果然是吴非旁观者清。

想到用吴非提议的方式写家史,明哲顿觉肩头重担卸下,最近几天的忧虑全部消失。睡前,飞快打出一段文字,他心中愉快地将之称为编年史。他想,瞒着吴非和朱丽是不现实的,他不想瞒吴非,吴非是自己的亲人,而朱丽又何尝不是明成的亲人?既然如此,那些东西还是别从他记忆中整理出来形成文字吧。明成和明玉如果有心,他们自会从字里行间看出好歹,他们如果愿意讨论,他欢迎,他巴不得以此为契机调和明成与明玉的关系。但是他们如果也回避,他就不强迫他们看了,他自己也不敢写。那就如吴非所说,大家一起糊涂到底吧。

明哲上论坛瞄了一眼,竟然看到明玉到访的痕迹,他心里满意,明玉总算还是想着苏家的。他可不知道,这是石天冬接收明玉邮件后,迫不及待上来张望留下的痕迹。

对于明玉家父母的过去,石天冬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以前好多人不都是相亲结婚的?他所感兴趣的是明玉为什么给他这个地址,他看到论坛里ID都是明玉家至亲后,心中乐得开了花,恨不得立即飞回去见明玉表达他的兴奋,可他不是很走得开。他当然是兴致十足地关心明玉家史,但他第二次上去看的时候,发现家史变了体裁。

第二段开始,才是“编年史”的体裁,明哲早将发给吴非的那段文字全部作废。

“71年×月×日,爸妈结婚。同日开始埋下矛盾。(附结婚证扫描,结婚证上照片高精度扫描)

71年×月×日,奶奶着凉不治去世。矛盾激化的结果。

72年×月×日,苏明哲出世,养在妈妈娘家。爸爸每周去妈妈家一次。(附出生证明)

73年×月×日,生病多年的外公去世。

75年×月×日,妈妈户口转到城里终于完成,工作关系也转到城里医院。为户口欠下很多债。(附我们家终于初步完整的第一本户口本,里面是一家三口)

75年×月×日,苏明成出生。(附出生证明,附明成的小手印,附明成满月照两张,附全家福,明成周岁照)”

石天冬看了,他虽然是个海阔天空的人,却也看出一些不对劲,仿佛明玉家父母结婚之初很不愉快。他正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可以上那么秘密论坛的兴奋心情,怕说得太肉麻怄死明玉,看了新的家史更新,他当然是顺手拿来将自己的感想和问题写进邮件,以表明他正以积极态度参与苏家事情,而苏家事情不正是明玉的事情?

明玉本来对家史抱抗拒态度,可看了石天冬带着疑问的邮件,又看到石天冬态度端正,没有小眉小眼,心里喜欢。却是心痒,终于忍不住爬上网去看了。心说这个书呆子大哥怎么整岀个年代如此清晰,却图茂文不茂的家史来,是不是因为是理工科男生的缘故?

但,真的没内容吗?明玉不看便罢,看了,就没法抑制自己的脑袋不去想文字和图像背后的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