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店的两代人:两家萩书房(第2/3页)

日本传统店家大多讲究传承。江户时代的旧书店都收学徒。学徒工作出色,将来出师才有资格顶着师傅家的名号开新店,比如京都寺町有名的竹苞楼书店的初代主人最早也在别家做过学徒。昭和以来虽然渐少“学徒”这种称呼,但要开旧书店的,多半还是得在大书店里见习一段时间才有底气。昭和初年京都不少书店主人都在东京书店里熏染过些许时日。横滨黄麦堂旧书店的夫人田中栞年轻时候就在涩谷书店打过工。

萩书房Ⅱ家天花板上装饰用的海报,是历年古本祭的宣传画,很多都是外间难见之物

旧书店的醍醐味

关于旧书店的乐趣,兄弟二人也各有心得。哥哥贤次说:“有时候某某纪念馆来订书,我看到自己卖出的书,放在干净的玻璃窗内,真是不知道有多开心。京都虽没遭遇大规模空袭,但也蒙受战乱,损失了好多珍本旧籍。历经劫难留下的古书,纸页间留有昔日光阴的味道,静静躺在窗明几净的地方,我们又有机会触摸它们,翻开它们,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我感动高兴的了。”弟弟嘉次道:“有时候到人家收购书籍,在书架上看到自己久寻不得的书,心里简直要大声欢呼,但表面上还是老老实实,不声不响打包。也有那种不舍得拿到店里卖的书,挣扎纠结好久,还是拿出来卖。我已经和它们相遇过,不妨让更多想着它们的人也有机会邂逅。”

兄弟二人性格、趣味虽大相径庭,但在经营书店方面却非常默契。“那是哥哥喜欢的分类。”“那一排书我弟弟更熟悉哦。”常能听到他们这样说。

贤次说,如果有余裕,他很想把书店扩建一下,辟一间咖啡厅。这样大家可以更从容地看书。到了晚上一起喝酒听音乐,一定很开心吧。

“不过,钱是个问题。”贤次有些不好意思,指了指地板,“一踩就有声音对吧?唉,都二十六年了,一直没有重新装修过。”他是个乐天派,又转笑颜道:“不过客人们都说,吱嘎吱嘎才有感觉呢!”

萩书房总店

贤次常说父亲年事已高,体力精力均极不济,总店的书正逐渐转移到分店:“父亲才是京都那种老派的旧书店主人呢,对旧书是最了解的。只可惜我没有学到什么,还是弟弟更有父亲的感觉。”

某日去同志社,过高野川、贺茂川,走到乌丸通,恰好路过萩书房总店,就掀帘进门。一座二层木楼,底楼是店面,二楼是住宅。门脸很不起眼,门口两箱百元特价书,书纸蒙尘,脆薄旧黄。店内六排书架,书籍想是久未整理,落灰很严重。

主人井上恭治年已八旬,做了五十年的旧书生意。昭和三十年(1955)开始摆书摊,昭和四十年(1965)前后在乌丸鞍马口自家开设本店,屋号是兄长所赐——他读书多,称秋天是读书天,叫“萩”就很好。

萩,《说文解字》曰:“萧也,从草,秋声。”段注曰:“古多以萩为楸。”萧是一种蒿类植物,生于河滩沙地,高三尺,夏季开绿色花。楸为落叶乔木,夏季开黄绿色细花。宋时初秋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小儿以此剪成花样簪戴。

而日文中“萩”为日本汉字,即胡枝子,取秋天开花之意。如“椿”指山茶,在春天开放。胡枝子是豆科的落叶亚灌木,秋之七草之一。日人极爱此花,为《万叶集》中最多歌咏的植物,又训作“芽子”“生芽”。《枕草子》“草花”一节有言及胡枝子:“胡枝子的花色很浓,树枝很柔软的开着花,为朝露所湿,摇摇摆摆的向四边伸张,又向着地面爬着,那是很好玩的。尤其是取出雄鹿来,叫它和这花特别有关系,也是很有意思的。”日本古歌中说到鹿,必提胡枝子。周作人注云:“其用意不详,但其由来已久。”如大伴家持有歌云:“胡枝子旁雄鹿立,朝露如珠犹未消。”“雁来胡枝子花散,雄鹿声鸣渐消沉。”胡枝子生于原野,原野有鹿鸣,原也是自然风致。胡枝子夏秋开花,正是雄鹿长鸣之时,故亦有说法称胡枝子和鹿寓指夫妇。京都赏萩处有上京梨木神社、左京迎称寺、真如堂、上贺茂神社等,以梨木神社最著名。每年9月15日开始有“萩祭”,在花前设茶席,表演尺八、筝曲、狂言、传统舞蹈,至秋分之日(9月23日)方止。人们在短册上作俳句,系于盛开的萩花枝头,宛转摇曳,故而“萩书房”是个很美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