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小林先生:福田屋书店(第4/5页)

我见此幕,不太好意思多留,急忙挑了两本就告辞。那一回买了桑原武夫编筑摩书房初版《日本的思想 13·新井白石》,还有岩波讲座中的一册《能的作者与作品》。

后来和师兄们聊起来,才知他们几乎每天饭后都到店里转一圈。哪天店主换了批新书,他们就急忙赶去。经他们挑剩的,除了艺术类,几乎没有什么能让我挑的了。常看他们饭后拎了大袋书回来,面露满足陶醉的笑容。同室人都知道:“嗨,又去福田屋了?买了什么好书?”这个时候最希望别人这样问,就可一一展示。我常作淡定貌,哦,哦,是这本书啊,以免羡慕的表情让他们太过得意。师兄们也极周到,若在自己必需品之外,看到某些我可能喜欢的书,就会慷慨为我买下,譬如前几日获赠的常石英明著《古书画的鉴定与观赏》。

百万遍的几个校区有四个食堂,师兄们最爱去农学部里的北部食堂,虽然路稍远些,但菜品较多。如今又多了一条理由:离福田屋很近。前几天中午吃过中饭和他们一起去,穿过农学部的试验田,过一道不起眼的小门,走两步就看到福田屋的招牌。小林先生看到我们很高兴:“原来你们认识?”又道:“你们几个常客,居然都是认识的啊!”我说,不仅认识,还是同门。他更高兴,很好,爱读书的年轻人,很好。

百元区放出一套小学馆的《万有百科大事典》,买了文学、美术二册。在里间未经整理的书堆里发现一册佐藤进一的《古文书学入门》(法政大学出版局2003年新版)。佐藤进一是日本中世史的大家,东京大学文学部国史学科出身,被誉为日本中世法制史第一人、古文书学第一人。他这本《古文书学入门》是历史专业生的必读入门书,我一直想买,但网店价格总在两三千,故未下手。这次见了,忙问定价,小林先生翻了翻道:“应标一千。既是你要,给五百就好。”某位师兄见了,惊叫:“我最近也要这本书,怎么被你发现?”又故意道,“让给我罢!让给我罢!”很令我得意。又挑了三得利美术馆2003年出的一册《王朝纹样——天平·平安的花纹样与其流变》,图像质量很好。小林先生在柜台内看着我们,一直笑。

忽而想起似乎好久没有见过小林家第三代主人——那位沉默的青年呢?难道找了别的工作?小林先生笑道:“他呀,最近专门去学古文书啦。因为理想是做古籍生意呢!入这行可比卖普通旧书难多了。不好好学几年,哪里敢露面?”又感慨过去要开旧书店,都须在老店做上几年学徒才敢挂牌。他们经受过专门的训练,对旧书很熟悉。从识别版本、分类、标价,到给客人包书皮这样的细节,都很专业。现在很多人开店,常常对书价把握不确。或定价奇高,或把有价值的好本子混入普通书区,令客人捉摸不透。“给书定价,可不是到日本古本屋的网站上搜搜别人家卖多少,自己再写个折中的价格这么简单的事呢。”我们深表同意,说有时在网店搜书名,常搜出各种离奇的价格。宫崎市定《古本屋盛衰记》曾云:“新书是否能有传之后世的生命力,首先要经过古本屋的筛选。当然这其中也有读者的需要,读者无论如何也是影子般的存在,而直接作出判断的当然是古本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古本也不能重现市场。这正是新书和旧书的根本性区别。新书书店只需要从相关公司半机械性地接受书籍,排在店内就可,并不需要多大的鉴别能力就能买卖,而古本屋则非如此。可以说,这是需要广博深厚之学识的专门职业。”信然。

有一回在店里看中一套《清国行政法》,问价曰一万五千日元,已是很低的价格——日本旧书网上三万五万的都有。当时犹豫未下手。后来几天牵挂不下,还是决定要买。忐忑着去店里,幸好尚未售出,忙问能否拿下架翻阅。小林先生笑,当然!一册册翻过,品相极佳,大喜,心已属定。小心问,可否一万售出?隆雄先生迟疑片刻,笑问:这书对你可有用?我答:与研究相关,早想买下。他拊掌笑:那最好!拿走吧!语罢为我包书。又叮嘱道:好好学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