烝民

【题解】

此篇与上篇《嵩高》同为尹吉甫所作的送别诗。尹吉甫和申伯都是周宣王时代的重臣,才德相匹,政绩相类。《烝民》是尹吉甫送别仲山甫的诗。宣王派仲山甫筑城于齐,在他临行时,尹吉甫作了这首诗送给他。《毛诗序》说:“《烝民》,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朱熹《诗集传》说:“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筑城于齐,而尹吉甫作诗送之。”两相比较,朱说更贴近主题。此诗除了赞颂仲山甫的品德功绩外,还有特殊之处,孙鑛《批评诗经》说:“语意高妙,探微入奥,又别是一种风格,大约以理趣胜。”此诗确有多处讲理性的章节,如开头四句“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就以理念取胜,讲的是天道和人性的大道理,转而说明仲山甫的品德才能是顺天之则的。后来《孟子·告子上》就引此诗作为阐述性善论的依据,以后的宋明理学家言性与道,也多引此句作为佐证。此诗说理之处虽多,但读起来并不枯燥,因其道理讲得合乎情理,还不时采用一些民间谚语、俗语,很有趣味。加之用词精当,以致诗中许多词语一直流传到今天,如:柔茹吐刚、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爱莫能助、穆如清风等等。诗中还多用叠字,如:业业、捷捷、彭彭、锵锵等,达到绘声绘色的效果,使此诗既生动又入理,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天生烝民[1], 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2], 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3], 昭假于下[4]。 保兹天子, 生仲山甫[5]。

【译文】

上天生下众百姓, 世间万物有准绳。 人民禀赋这常理, 自然喜爱好品行。 上天考察周王朝, 向神祈祷心虔诚。 保佑当今周天子, 生下山甫保太平。

【注释】

[1]烝(zhēng)民:众民。

[2]秉彝:禀性,秉质。彝,恒常之性。

[3]监:由上向下察看。

[4]昭假:向神灵祈祷,表明诚敬之心。

[5]仲山甫:宣王大臣,因封于樊(今河南济源),排行第二,故又称樊仲、樊侯、樊仲山甫或樊穆仲。据《国语》说,他曾多次谏宣王,是宣王非常得力的宰辅。


仲山甫之德, 柔嘉维则。 令仪令色, 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6], 威仪是力[7]。 天子是若[8], 明命使赋[9]。

【译文】

山甫具有好品德, 温柔和善有准则。 和颜悦色仪态美, 办事细心真出色。 先人古训必遵守, 礼节仪态都恰合。 顺从天子的旨意, 天子命他颁政策。

【注释】

[6]古训:指先王遗典。式:效法。

[7]威仪:庄重的礼节、仪表。力:勤勉,努力。

[8]若:顺。

[9]赋:通“敷”,颁布。


王命仲山甫: 式是百辟[10], 缵戎祖考[11], 王躬是保[12]。 出纳王命[13], 王之喉舌[14]。 赋政于外[15], 四方爰发[16]。

【译文】

周王命令仲山甫: 要做诸侯的榜样, 继承祖先的业绩, 保护君王身安康。 随时传达君王命, 君王喉舌你担当。 要把王令传都外, 贯彻执行到四方。

【注释】

[10]百辟:指各国诸侯。

[11]缵:继承。戎:你。祖考:先祖。考,父亲。

[12]王躬:周王身体。

[13]出:宣布周王政令。纳:向周王汇报各处情况。

[14]喉舌:指代言人。

[15]外:指京城以外。

[16]发:行,执行。《郑笺》:“以布政于畿外,天下诸侯于是莫不发应。”


肃肃王命, 仲山甫将之[17]。 邦国若否[18], 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 夙夜匪解, 以事一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