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我为什么没冲动(第3/4页)



  正因为是真实的东西,所以我写的故事都是生活的个案,而不是生活的结晶,不能从中找出一些因果关系,用来概括整个生活或者人性。

  有人直到现在仍然认为我写这个系列是因为有人批评了我,我生气了,所以出来反砸。如果你把这段时间的跟贴找出来看看,你就会发现,我写以来,基本上没有人“砸”过我,可能是大家被“利嘴飞星”反砸怕了,也可能是我已经树立起光辉形像了,大家不敢随便砸我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就是没什么跟贴是针对我的。

  但如果你认为我写这个系列是因为有人批评了我的朋友海伦,那你又搞错了,因为海伦早已走出困境,你怎么批评她都是马后炮了。我写这个系列,是因为有人想从我写的故事里找因果关系,并且试图弄成真理性的东西,而这是令我非常头疼的。

  从我写的故事里找因果关系,得出以偏概全甚至完全背离的结论,并不是从才开始的。我一直在声明我的观点,只不过没写成一个系列。

  记得在写的时候,当写到艾米主动向艾伦示爱的时候,有的读者因为知道艾伦后来是离开了艾米的,所以得出结论,说女孩就不应该主动追求男孩,因为男的都是有猎人心理的,他自己拼命追来的,他才重视,主动送上门来的,他就不当一回事了。

  这也是艾米的妈妈拿来说服艾米不要去找艾伦的理论,可以说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所以艾米后来一直很小心不要太主动,怕艾伦这位猎人会看轻她。

  但是主动示爱和遭人抛弃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至少从艾米的故事来看并不是必然的,她的主动示爱并不是艾伦离开她的原因。

  我的猜测:对艾伦这样的人,你只能采取主动,如果象JANE那样,爱在心里不说出来,就被艾米这样的厚脸皮捷足先登了。

  当然,如果你就此得出结论,说女孩就是应该主动,我又要不同意了。只是艾米的故事,是一个具体的CASE,我们不能从一个故事中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我那时就说了,如果我有了女儿,我不会笼统地告诉她该追求男人,还是坐等男人来追。我绝对不会因为我追了但失败了,就叫我的女儿不追;我也不会因为我追了而且成功了,就叫我的女儿也追。

  追还是不追,是因人而异的。如果那是个猎人型的男人,不要说追他,就是他追来了,也要赶快逃避。如果他是个把你的追求当作爱来欣赏的男人,那又为什么不追呢?当然在追之前,你很难判断被追的是个什么样的男人,所以说除了自己的判断能力,运气也起很大作用。

  我刚开始写的时候,多少是有一点“作检讨”的心理的,因为我觉得艾伦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他的脾气也可以说是很好的了,而我居然可以把他都弄烦了,弄跑了,可见我一定是做了很多可恶的事情。

  但我写了一些之后,发现的确有人在试图从故事中吸取教训,但吸取的方式却是非常教条或者是基于误解的,所以我写了一个帖子,声明自己不再有拿自己做反面教材的用意。

  那时我举了我妈妈为我剪头发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小时候,总是我妈妈为我剪发,而且总是剪那种“妹妹头”,就是周遭一片齐,刘海一片齐的那种。我妈妈经常是剪了左边,发现右边太长了。于是她又来剪右边,结果剪得太多了,弄得左边又长过右边了,她只好去剪左边。就这样剪来剪去,到最后,我的发型就不再是她预计的“妹妹头”,而成了一个短短的“西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