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我为什么没冲动(第2/4页)



  所以黄颜总是把自己称为“码字的”,因为他写并不是出于创作冲动,而是出于“创作被动”,因为别人要他写。如果说他的还有点“编造”的痕迹——如果“编造”就是指把几个人的故事合在一个人物身上的话——那么我写的故事就真正是码字了。

  我没有创作冲动,我想不出我为什么要费心费时间编一个故事并把它写下来,我不想教育谁、启迪谁,也没有MESSAGE要传达。我写一个故事,是因为有那么一个故事,最开始是闲得无聊,码字打发时光,也把自己的一段生活记录下来。后来是因为朋友要我写,而网友也想看。

  所以说,看我写的故事,千万不要费心去找什么中心思想,去探究我在歌颂什么,反对什么,想说明什么问题,要传达什么信息,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反面人物,我们应该向人物学习什么,我们应该从中获得什么教训。

  因为我并没想歌颂什么,反对什么,说明什么,传达什么。我也没想塑造一个榜样,供大家学习,或者刻画一个反面人物,供大家批判。我也没想过写出一个矛盾的人物,来反映人性的复杂,或者绘出一个时代的画卷,来再现某段社会历史。

  但有人不相信,有人说:艾米写,绝对不仅仅是写一个故事,总是有个什么更深刻的目的的。

  这真是太恭维我了,我写,就是因为黄颜要我写,而且每到下午四点,就会有人等着看。于是我就写,而且尽量写长点。

  我写故事没有什么重大的目的,我不是一个深刻的人,也不想做一个深刻的人,更不想写深刻的东西。我满足于做一个浅薄的人,庸俗的人,吃饱了,喝足了,看点八卦东西,开几个黄色玩笑,洗洗睡觉。

  世界上有很多深刻的人,绝对不缺我一个。世界上有很多深刻的东西,一个人一生绝对看不完。我满足于我的浅薄无知,油嘴滑舌,只想嘻嘻哈哈过一生,而不想去问:“人为什么活着”。对这个问题,我绝对是受黄颜的影响:人为什么活着?生下来了,就活下去。THAT’SIT。

  生命是一种体验,可惜我只能体验我的人生,也就是说我一生只能有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自己的生命。所以我读小说,从里面体验别人的人生。我看别人写的东西的时候,只把它们当作某个人的一段生活经历,如果碰巧跟我的经历一样,我就想:“哈,看见没有,还有人跟我一样傻”;如果跟我的经历不一样,我就想:“哇,世界上还有人是这样活的?你吓我哟。”。

  但我懒得对人物作道德上的评判:“嗯,这个人物未婚先孕,是不对的”;“嗯,那个人物撒谎,是不道德的”。我以为我是“水”?我自己不是什么道德典范,我也不关心故事人物的道德典范还是不典范。不过是一个故事,犯得上那么较真吗?

  我看故事,一目十行,哪里有时间和心思来想那么多?如果想那么多,这一生就看不了几本书了。所以我看书是真正的“不求甚解”,看过了,知道故事情节了,别人问起来“看过某某书没有?”,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说“看过了”,就行了。

  一旦有那么一本书,我不得不仔细看,看了还要写出我的见解,我就对它骂声不绝,生怕把自己的脑筋想痛了,生怕把自己的思想搞深刻了。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左右你的阅读习惯,叫你也跟我一样做个浅薄庸俗粗枝大叶的读者。我只是告诉你,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你不要指望我写的东西会是深刻的,是能给你有所启迪的。一句话:我只想ENTERTAIN,不想ENLIGH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