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更(第2/4页)

接着往下看,就是婚后的开支了,看来长子是跟他一样,娶了带着丰厚嫁妆的夫人,可人家一毛不拔,家用还得靠他们这些‘穷人’来出。

儿子在信上说了,兄长那边出了聘礼,所以也不好意思再开口,而且要论亲疏远近,也觉得应该是向他这个父亲开口,哪怕是知道,他这个父亲在燕县的日子也不容易。

是挺不容易的,私房里刚刚被拿出去一笔银子,关键是还花不到自个儿身上,去填的是李氏打砸破坏出来的大窟窿。

跟夫人比起来,长子好歹也是贴心的,虽然又得贴一笔钱进去,可是这钱他拿的乐意。

兄长又是留他儿子在身边亲自教导,又是给他儿子出聘礼,可到了分亲疏远近的时候,儿子不还是跟他亲近。

可见这父子天性是改变不了的,最起码做大伯的改变不了,做母亲的那就另当别论了,就跟魏达一样,明明是他一开始更为重视的嫡子,结果只跟母亲亲近。

魏仁爽快的从自己的私房里拿了……三百两银票,要给长子寄过去,省着点儿还是能花上个一年半载的,毕竟他这私房里刚刚掏出去一大笔,这点钱他还是要留着养老的,实在是不能给太多。

在燕县,知县府每个月的开销是一百两左右,而刚刚拿到公中的那笔名字整整九百两。

李氏让人过来,点名是要一千两的,魏仁不想惹麻烦,但是也不想让李氏太痛快了,所以就不疼不痒的在一千两里扣下去了一百两。

私房钱可以说是锐减,如果不是刚刚掏出去了这九百两,为人怎么着也得给儿子寄五百两过去,现在就只有三百两了。

在燕县的开销都如此,更何况是京城,且不说魏时收到这些银票是什么反应,魏仁这会儿却是相当的心安理得。

别不把三百两银票当钱,他这也是给长子出了力的,然后养老自然得尽心尽力。

就这么点小心思,能瞒得过谁呀,魏仁虽然怕李氏,但是也一直都觉得李氏愚蠢,能把好好的牌面打成如今这样,她不蠢,谁蠢。

但谁也不能把谁当成是傻子,一起生活了半辈子,李氏很清楚枕边人是个什么样的德行。

以前她从来都没这么霍霍过院子,把瓷器打了,把家具砸了,对她来说有什么好处,公中的银子是从魏仁那里出的,可整个魏家二房的财产将来那都是她儿子的。

可是随着魏时中举、拜师、成亲,她就知道事情没那么十拿九稳了,与其让魏仁把银子拿出来,去供养那母子俩,还不如她直接就给糟蹋了呢。

反正她宁可是把这些银子扔池塘里听个响,也不想便宜了那两个贱Ⅰ人,魏仁更不要想着现在再去充当什么好父亲。

魏仁不高兴了,她这心里头就觉得痛快。

别指望李氏会往长远了想,她要是真能有这份心思,魏时肯定就不是现在这样了,要么早就魂归黄泉了,要么还在做着正儿八经的嫡子。

——

国子监。

魏时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听课了,明目张胆的在课堂上做自己的事情,跟刘钰一样。

倒不是他一朝成了刘家女婿,就变得轻狂了,而是先生们这么要求的。

魏时是很有希望冲击下一届会元的,连状元也是有可能的,乡试、会试、殿试,一个是这三场都能拿下榜首,那便是大三元。

本朝小三元出过好几个,不怎么稀罕,但是大三人还没有过。

魏时若是能够把这个名头拿下来,那他们国子监就可以压白鹿书院一头,这比好几个状元都重要,毕竟是本朝第一例。

其实,有这个特殊待遇的,不光是魏时一个学生,国子监不可能把宝压在一个人身上,万一出点什么状况,就算不能赢白鹿书院,那也不至于输人家太多吧。

所以还得是广撒网,多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