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竞争?呵呵。刘明坤:王院士,就是不听劝、太固执了!(第4/5页)

“潘东团队……别开玩笑了。”

王浩好笑的摇摇头。

潘东团队碰到的问题,梁静叶小组已经来说明过了,主要就是失超保护系统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体系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BUG,因为BUG太多,解决了一个,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好像永远都完成不了。

王浩倒是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针对每一个BUG,对他来说,要解决都很简单。

如果没有研发SMES电池的计划,他倒是不介意花点时间,帮助潘东的团队解决几个问题。

关键是,他们也要研究SMES技术,再浪费时间就没必要了。

刘明坤不理解王浩的意思。

SMES电池?

虽然研发项目确实是SMES电池,但大家一致都认为,‘SMES电池’就只是口号而已,因为‘SMES电池’研究,基础就是攻克SMES技术。

做个简单的比喻来说,连大型核电站都造不出来,还想造出核动力电池?

开什么玩笑!

换做SMES技术,也就是超导磁储电技术,意思也是一样的,先要能造出大型SMES储电装置,才能去研究制造SMES电池。

……

SMES研发组会议。

王浩最开始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这里,我强调一点。”

“我们并不是要和其他团队做竞争,我们是做单独的研究,目标是SMES电池。”

“SMES技术,也只是第一步!”

王浩说完也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就开始说起了研究的问题。

现在他们拥有的是潘东团队那边的基础资料,也就是SMES储电设备,各个部分的拓扑(平面图)资料。

拓扑资料是最基础的资料,只包含各部分名称和用途,具体的结构、制造细节等,还是要做专门的设计。

王浩针对说了起来,“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针对各个部分进行论证。”

“比如,整体设计,每一个组长都要交上三份设计想法。”

“还有,每个小组,针对负责的部门,也交上三份设计想法,我们在下次会议上,针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设计想法进行讨论。”

从整体设计,到部分设计,再到细节设计。

这就是王浩的研究方法。

在和其他人讨论时,他总是能知道正确的方向,自然就可以直接针对设计进行讨论,找到其中最适合的,把控整体设计再到细节问题,全部都讨论一遍,最后就能拿出一个可行方案。

其他人也都去做准备了。

任何的研究都是从论证开始的,尤其前沿科技的设计问题,就肯定要反复的论证。

在确定了所有设计后,才会去投入制造试验品,随后不断的调试、修正问题,慢慢的去完善。

好多科技应用领域的研发过程都是如此。

王浩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新奇性,倒是让好多人稍稍有些失望。

虽然王浩说并不是和潘东团队进行竞争,但连潘东团队都竞争不过,再说什么研发SMES电池,简直就是可笑了。

潘东团队早就制造出了试验品,并且一直在不断的调试、改进。

他们的进度最少落后一年。

一年啊……

怎么追上?

王浩没有理会其他人的想法,他们只需要正常去做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SMES研究组就一直在做设计论证,包括整体设计的论证,各个部分设计的认证,还有一些关键技术的论证。

在不断做论证的过程中,王浩敲定了一些方案,一张张的设计图也确定下来。

研究团队的好多人都发现,王浩几乎就是一个‘独裁者’,论证的时候,还会和其他人正常讨论,说话的口气也很和善。

但是到了敲定设计的时候,他几乎从来‘不听劝’,一下子就决定下来。

这也让一些人诟病,有些部分的设计,他们持有其他看法,发表意见也没有用,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总是以王浩的决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