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项目竞争,短短一个月?王浩的时间观念是不同的(第3/5页)

两人对视一眼,互相冷哼一声不屑的扭过头。

这次他们是直接竞争对手!

科学基金会公布了总经费超导三十亿的研究项目。其中有个最大的项目,总经费高达七个亿,内容是研究探索几种超导材料的电子波特性。

研究超导材料的电子波特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容,同时也是所有项目中最重要的。

只要深入了解超导凝态物理以及半拓扑理论,就知道研究直接关系到关联构架电子波和超导微观形态的桥梁。

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加以拓展来沟通超导凝态物理以及半拓扑理论。

当然,想要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沟通完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单单靠实验研究是不可能的。

但项目并不需要做太多的理论分析,因为核心理论工作都是王浩的团队来完成的。

杜建华和汪承林都希望能拿到七亿的大项目。

八点半。

王浩到达了会场,好多学者顿时迎了过来,其中也包括杜建华和汪承林。

每个人对王浩都非常热情。

整个项目就是王浩申请下来的,他掌控着项目自然就能决定项目分配问题。

换句话说,王浩就是项目分配最重要的评审。

王浩和学者们寒暄了一阵,也差不多到了时间,就上台对于项目整体进行了解释。

“我们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以新型超导材料的特性,来沟通半拓扑理论和常规的超导凝态物理理论。”

“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就是沟通原子构架和电子运动之间的关系。”

“超导机制是个很大的领域,不管是半拓扑理论,还是超导凝态物理,都是单方面的解释,而我们则是要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接下来,我解释一下其中最重点的几个项目方向……”

……

在一系列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是七亿经费电子波研究的大项目。

其深层的研究不只是对于完善超导机制很重要,后续还可以根据实验研究结合半拓扑理论,展开去论证电磁力以及导电机制。

电磁力以及导电机制,是基础物理的问题,从微观的角度去论证,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沟通了微观和宏观力学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促进物理的大一统。

“这个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的不止是实验,牵扯到底层的解析,难度也很高,我们需要的不止是几种电子波……”

王浩针对最大的项目解释了近一个小时,如此可见,对于项目的重视程度了。

会场内的学者们,也都听的非常期待。

如此重大的项目研究,可就不只是经费的问题了,研究能有重大的成果,对个人也是个巨大的提升。

当然了。

他们也知道项目还是做实验研究,后续的理论研究还是靠主团队,包括邓焕山的实验组、反重力组,以及王浩的研究组来完成。

有资格申请七亿大项目的,其实就只有三个人。

一个是基础科学中心的汪承林,另一个是超导重点实验室的杜建华,最后则是东港超导研究中心的贺峰。

和前面两个人相比,贺峰相对还是要差一些的。

等上午的会议结束以后,杜建华、汪承林以及贺峰,就一起找到了王浩,谈一下最大项目的问题。

王浩正和超导办公室的吴晖院士在一起。

针对项目分配的问题,王浩是有些为难的,他转过头看向吴晖,说道,“我不插手项目分配,还是要看基金会这边。”

不管是哪个团队去做项目,只要能够完成基础的实验,得到相关的数据,基本上就能接受了。

汪承林、杜建华以及贺峰,三人的实验组都有实力做最大的项目,分配项目,肯定牵扯到很多的问题,他自然是不想插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