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团队高效完成工作,程序分析?田院士:这不可能!(第2/5页)

画面中还有何毅、王浩以及肖新宇,他们吃着烤鱼、喝着啤酒,看起来吃的很是欢畅。

薛文卓看了整个视频,肚子发生‘咕噜’的一声响,有些尴尬的说道,“中午的盒饭没吃几口,也快到饭点了吧?”

“饭刚送过来,没胃口,看了这个视频我更没胃口了。”

“我也是,同样没胃口……”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表情都有点哀伤。

……

一直等到了晚上七点,薛文卓才终于看到何毅、王浩等人回来。

他满是哀怨走过去,开口问道,“你们小组怎么这么快就完成了?”

“我们急着赶回来就是想说这件事……”邓小颖说着打了个饱嗝,一点都看不出着急的意思。

薛文卓的表情更哀怨了,你们这叫急着回来?

吃的这么饱?

邓小颖不在意的继续道,“王浩教授设计了一个程序,能够对粒子特性进行分析,所以我们很快完成了。”

薛文卓顿时反应过来,“还有这种程序?”他说着看向王浩。

王浩轻轻点头道,“我们就是为了这个回来的,要不刚才就回酒店了。你们也用这个程序做分析,能直接给粒子归类,然后再填数据就好了。”

“那真是太好了。”薛文卓顿时非常的惊喜,因为已经对于数据进行过检验,他毫不怀疑程序的效果。

这肯定是一个能够大大提升效率、降低工作量的程序。

薛文卓跟着王浩到电脑前拷贝了源代码,一边试运行一边叹道,“王教授,你真是给了我们太大的惊喜啊,这个程序太重要了。”

“如果所有的数据都能靠程序分析出结果,我们在明后天,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

薛文卓运行了程序以后,就把所有的数据作为了输入端,然后一次运算进行输出,他很快找到了高效的方法,利用一台电脑专门就做计算,然后让一个人操作指定文件,分别传给其他人,再继续下一步的数据填充。

当时间到了第二天上午,团队里所有人知道了消息,他们不用给粒子特性再做划分,就只需要填充数据和计算,工作相对来说简单太多了。

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并齐心协力的继续努力。

何毅、王浩等人重新参与进去,也是为团队再分担一部分,让工作能更快的完成。

等时间到了第三天中午的时候,所有的数据分析工作已经完成。

薛文卓还进行了数据汇总,做了一系列分析以后,他伸了个懒腰轻呼一口气,满脸笑容的把内容提交上去。

然后他走出了办公室就宣布,“我们的工作完成了!”

“接下来,大家有心情可以到处去转转,首都还是很值得转的,长城、故宫、颐和,都去转转,不能白来一趟啊。”

“耶~~!!”

所有人都兴奋的欢呼起来。

他们来参与粒子对撞实验数据分析工作,可没想着能到处去玩一玩,因为数据分析工作非常繁重,他们是有心理准备的。

结果到现在工作提前结束了,多出的几天都成了假期,实在太令人开心了。

……

西京交通大学完成工作的速度非常令人惊讶。

F区数据不能说有多复杂,但分析工作也绝对不简单,正常来说,一个不到二十人的团队,分析单区一半的数据,最少也需要五天以上。

这还是速度快的情况。

西京交通大学团队是一个混编团队,好多人都是第一次参与类似的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可言,做分析的速度自然慢很多,正常情况下,的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

结果只刚到了第三天的下午,西京交通大学团队就把数据汇总报告提交了上来。

报告是提交给实验评审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是临时组建的,有高能所的院士、教授,有谱仪实验团队的常驻专家,还有国际合作参与机构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