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人的特权以及航空材料院的邀请(第3/4页)

虽然绝大部分研究都是罗大勇做出来的,但关键的临门一脚是他踹出来的。

另外,论文上有他的名字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投稿。

学校里一些教授、主任之类,都给了罗大勇一些建议,有的说是参加学术会议做报告,有的说是投稿顶级杂志,王浩根本不需要什么建议,“你直接投稿《数学新进展》,通讯作者写我的名字,我和那边打个招呼。”

这就是‘名人’特权。

《数学新进展》刊载过王浩的两篇论文,包括《阿厅常数存在的有界性论证》,包括《梅森素数的判定函数猜想》。

经过两次的合作,王浩认识了审稿编辑、审核编辑,他打个招呼就能快速审核,因为论文本身的含金量很高,审核以后,发表的速度也会很快。

这就排除掉了投稿莫名被刷下来的情况。

有些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是这样的。

当看到不知名人士投稿了顶级研究,根本不看内容直接就刷下来,因为类似的投稿有很多,大部分都是错误的论证,若是一篇篇的仔细看过,就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论文的作者上加上他的名字,再给《数学新进展》的编辑、审稿打个招呼,只要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可以等着发表了。

至于写论文之类的工作,就完全是罗大勇自己负责了。

王浩对这个研究兴趣不大,复杂性理论是罗大勇的研究领域,而他专注的领域是解析数论。

时间已经到了学期末。

学期末还是有很多工作的,比如上报下学期的课程,王浩特别跑了一趟理学院,确定下了两门课程。

一门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重修课。

有很多本科生会挂科,没有正课的下个学期就会有重修课,王浩决定帮老教授分担教学压力,就直接接手了一门重修课。

同样的课程也不用再准备教案,教学上倒是轻松了一些。

另一门课是研一的《代数几何》,是一门硕士学位基础课,也是博士学位的专业课。

这门课程以抽象代数、复分析为基础,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剩下的下一门选修课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考虑,并不需要提前就上报上去。

除了上报课程以外,王浩也参加了监考工作,考试全部完毕以后就开始判卷、录入成绩等等。

这些复杂的工作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等一切都忙完了以后,时间也进入到了寒假,学生和老师们都进入到了假期,无论是电视上、街头等,都有了一点儿春节的气氛。

春节是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王浩也订了机票回了家,他回家依旧非常的忙碌,但并不是做研发相关的事情,而是依照计划开始买车、买房。

只用了三天时间,大手笔撒下了一百万。

之前他给家里汇了二十多万,但王海清一直不舍得买辆新车,王浩就就干脆直接买了,十几万的家庭轿车也不贵。

最大的花销就是买房了。

他在旁边临近公园的新小区买了个大平米,也是希望父母居住的环境好一些,至于是否搬过去就看他们自己的意愿了。

在大手里撒下一百万以后,王浩待在家里也轻松一些,至少不会总听到什么‘女朋友’、‘结婚’之类的言语了。

他的年纪并不大,到现在只有25岁多,但在父母的眼里,总是希望孩子有了稳定工作后,最好是尽快的结婚生子。

王浩想想都感觉头皮发麻。

结婚?

别开玩笑了!

二十多岁的大好青春,当然要奉献给科学事业,怎么能浪费在女人身上呢?

不行、绝对不行!

换成是只恋爱、不结婚……咳咳……

……

节后。

王浩还是先回了西海大学,随后发现自己收到了各种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