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人的特权以及航空材料院的邀请(第2/4页)

第一个自信就是办公室里的人的人品不错,不会做什么偷窃成果、提前发表的事情。

第二,包括张志强在内,根本不可能听明白内容。

或许也是因为讲解的课程是《非线性泛函分析》,王浩找到的方法是从整个系统的分析入手。

从整个系统的分析展开,在慢慢联系到各个点位,接下来就连接上了罗大勇的研究。

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

罗大勇的水平还很不错,王浩只是讲了一个开头,他似乎就有些理解了,后面再听了一小段,眼睛都已经亮的发光。

“我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这么简单啊!王浩,你真是个天才,太天才了,这个方法实在太巧妙了。”

“我以前从来没有朝这个方向想过。”

罗大勇激动的拥抱住了王浩,他注意到王浩的不在意,激动的说着,“或许对你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这可是几年的成果啊。”

“谢谢你,王浩!”

“谢谢你!”

“这个研究是我们一起做的,成果荣誉同样属于你!”

罗大勇激动的哭了出来。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确定完成一项成果的时候,尤其是几年的努力看到了结果,那种激动是其他人体会不到的。

所以王浩的表情很淡漠,他心里也为罗大勇高兴,却根本激动不起来,他所做的只是听罗大勇说起自己的研究,理解了以后去上一节课,找到了临门一脚的灵感。

张志强和朱萍也很淡漠,他们也为罗大勇高兴,可心里不由得就想到了罗大勇刚才那句话,“原来这么简单。”

简单?

刚才张志强特别凑过去听了两耳朵,结果发现好多内容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

简单泥煤啊!

朱萍就更不用多说了,她连脚步都没有挪动,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听的懂。

简单……

谁要是说这个研究简单,我马上过去把他头发拽光!

朱萍盯着罗大勇的头发,顿时感觉手有些痒了。

……

罗大勇的研究已经完成了,差的就是把内容总结下来,或是到个数学会议作报告,或是写论文投稿进行发表。

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学校里好多人听说以后都过来转一圈,有好几个教授,主任之类,都特别跑一趟,还给罗大勇一些意见。

比如,参加什么学术会议、投稿什么杂志、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之类。

朱建荣来了一趟。

计算机学院的院长陈庆华也特别跑了一趟,和罗大勇谈了很久,确定他是完成了研究,然后说了一番鼓励的话。

综合楼办公室里忙作一团,总是人来人往的。

王浩看着一个个的教授、主任、领导,有点儿感觉是小题大做,即便是完成很大的研究,也不至于这样吧?

当看到学校的副校长,特别来一趟鼓励罗大勇,王浩扯着嘴角对张志强说道,“这有点夸张了吧?”

张志强的反应倒是很平淡。

他满是羡慕的看向罗大勇,随后扭过头说道,“一点儿也不夸张。”

“这才是完成大成果的正确打开方式。”

他说的还用力的点点头,表示对自己看法的绝对坚持,“你那种默默就发表了论文,才是不正常的。”

朱萍和颜静也凑过来,对张志强的话表示认可,“没错。”

颜静跟着点头,“确实是这样。”

“……好吧!”

王浩发现自己站在了办公室的对立面,也朝着罗大勇竖了个大拇指,“你很棒!”

……

罗大勇的成果闹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成果也是有王浩一份儿的,他坚持要把王浩并列一作,不行的话就让王浩当通讯作者。

王浩还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