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我们的队伍奔向胜利(第4/4页)

青年人们最在意的浪漫就是,天地无牢笼,视角随着步伐延展。

这个迁都过程中,卫铿的态度是什么?

卫老爷没有明确的语言表态,但是自我集群已经大规模填入北方,开始修建道路和能源基站。

卫铿:“这些基础已经打好了,你们不过来组织,那我自己将就着组织吧。”

9月13号,当最新的文件下达后,卫铿这边是双手拥护委员会的决策。

而卫铿的态度,也成为使“留都派”放弃抵抗的最后一座泰山。

粤地的这些势力,或许可以和船员派们抢一下高层权利,但是面对卫铿是绝对无力的。

逐渐在统治核心中淡化身影的卫铿,却已经扎根到了百万平方公里。三十多万基因协调者的调整,各地的基础教育,再启蒙,工业技术培训都是由卫铿撑起来的。

统伐区很多知识持有者们有这样的假设:卫铿,就是潘多拉场中,人类在濒临灭绝后,那不屈的意志以一个人类模板为基础产生的。这是具现化的文明意志。

※※※

9月18号。

紫峰大厦内,有关统伐区即将转移中心的情报,已经摆在了这些高等级训练师们的面前。

这些大人物们研究了数日。

他们对“统伐区的迁都,到底会迁移多少力量,到底是单纯军事的动作,还是会跟进投资建设”进行了“是不是”“有多少”“有几分”的揣度。

而这些揣度其实都是不必要的。北迁,统伐区执行得非常彻底。所有选择留守珠新区域的个人和部门,在建制体系中,就不再是中枢,被定为地方。

且留在珠新区的,也没有立即掌握该地工、农业资源的决策权。所有的资产账目,人事管理也仍然是北上中枢暂时掌握,数年后再转交给地方。

这是习惯作为中心,沉浸在人上人感觉中的建邺无法理解的决策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