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传到地方的明报(第3/5页)

而后成都府就炸锅了。

成都知府及新都知县几乎是连夜赶到了杨家庆贺。

上一任新都知县蒲知县,那是去年初在杨家“临有机变”,现在升任户部某五品郎中去了啊。

现在陛下要设总理国务大臣,这位置舍杨阁老其谁?

然而杨廷中却只是对他们行了礼,而后说道:“家兄已有信来,二位大人这声贺,杨家不敢受。”

“……阁老推辞了?”

他们下意识地这么问。

杨廷中义正言辞地说道:“家兄以首辅主持新法,只为忠君用事。蒙陛下信重,家兄另有重任。”

成都知府和新都知县想不到还有什么重任比宰相还重。

杨廷中言之凿凿,表错情的两人不由得互望一眼,心里都琢磨着:那这宰相会是谁?

“二位大人,家兄主持新法,费阁台在四川也倡导四川官绅自行申缴赋税。去年高克威乱后,四川推行新法已然没有太多阻碍。陛下在那信中既已晓谕天下明年新法必定推至全国之意,二位大人自有建功处。”

他是委婉地告诉两个官不必到杨家来套什么近乎。

杨廷和是要去南直隶冒更大的险、让皇帝记着他杨廷和的苦心和忠贞,保杨家不至于遭难。

杨家需要低调一点了。

如果先主持新法又当这宰相,实在是如芒在背,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有官场上的敌人齐齐对杨家出手?

现在得让别人分摊一下注意力。

腊月初一一清早,在广州,麦福亲自到了广东布政使司宣旨。

“……杨慎在任广州知府,忠勇任事、体国爱民;掌司礼厅,大宣文教、英才辈出。今广东新法试行功成,擢杨慎为户部右侍郎,领江西清吏司事,授通议大夫,加恩衔太子宾客,封南海县爵,赐飞鱼服,赏银四百两。”

“……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麦福宣的是口谕,所以等他听完就笑着把他扶了起来:“杨侍郎,陛下旨意既下,还盼着你会试前能赶回京里呢。陛下说了,听说杨用修在广东到处跑,身体应当是越来越健壮,舟车劳顿不在话下。”

杨慎确实黑了一些。

他掌礼厅,新学、恩科、皇明小学院和中学院……太多事他都愿意到处奔波了。

来到广东四年,赏银四百两,可见皇帝心里记着他的辛苦。

但更重要的,不是他从正四品升到了正三品,而是他那个太子宾客的恩衔。

现在大明还没有立太子,但太子宾客是教导太子礼仪的虚衔,陛下传递着另一层意思。

杨慎呆了呆:“会试……”

麦福微笑不语:皇帝点到这个时间点,自然是有意让杨慎来做一个会试考官了。

再加上太子宾客这个虚衔,陛下这是给杨廷和更加实质的保障:让他的儿子,与皇帝的儿子还有一份可供期盼的将来。

三个月的时间,够杨慎抵达京城了。

在国策会议正式召开之前,已经定下的一些中枢新官人选,现在任命旨意以远比昔年更快的效率传递到了地方。

方式就是传到各地镇守太监那里之后,由他们这些足够有分量的内臣宣口谕。

文书的传递,效率还是慢了一些。

现在也是朝堂中枢急缺有新法经验的人的特殊时期。

一起接到旨意的,还有端嫔之父曹察。从提刑司掌司,升任刑部左侍郎。

乘着广东试行新法的南风,在正德十六年和嘉靖元年那两场两广风暴中存活下来的聪明官们,此刻大面积得到提拔。

最低档,也是去六部任那个新出现的正四品总司,介于侍郎与郎中之间。

正四品以上的实权京官啊!

这个清晨,淮安城外清江浦的码头畔,刘天和与唐枢的父母也亲自来为他们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