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万般皆下品的时代过去了?(第2/5页)

现在,谨身殿已经被用作了教室。

这恐怕是整个大明最“先进”的教室,因为有御书房里用事的太监很熟悉皇帝会用的一些方法。

内档司已经是比内书堂更加专业的太监秘书班子,教具、课件、教材……朱厚熜安排下去的事,黄锦都能办得妥妥的。

至少此时在谨身殿里,已经可以用上“幻灯片”了。

硕大的木架子上,是那些专门制作好的大幅画卷——只有那些最关键的内容,会由内档司制作成这样。

小图则直接绘制在教材里,带着更详细的内容分发给听课的人,方便他们听讲学习。

此时此刻,谨身殿与华盖殿之间的殿外云台上,列队站好了近百人。

在这群人当中,地位最显赫的是三人。

一个,赫然是蜀王朱让栩。高克威在四川生乱后,朱让栩是毫不犹豫地拥护了皇帝的一切要求,凭蜀王在四川百余年的名望让阳武侯薛伦与费宏迅速把四川的形势稳固了下来,这才使得本应入川的五军营选锋得以留在湖广。

另一个,则是定国公徐光祚的儿子徐延德。徐光祚先是亲迎皇帝,而后又南下为皇帝镇广东的场子、随后又赶回北京先暂时提督京营。现在,徐光祚病重,徐延德便是下一任的定国公。

第三人,则是一位新封的伯爵,但他的来历却十分不简单——诚意伯刘基的六世孙,刘瑜。

三个人,一个是宗室亲王,一个是多年国公之子,一个是蒙新朝皇帝之恩续封爵位的勋臣。

而其余人当中,有太监,更有不少文臣,更有一些身穿布衣、神情拘束又激动的平民站在最后面。

这些平民,是商人。

经过举荐,他们是从一份很大的名单之中被选出来的人。

就像工匠郑魁一样,他们也没想到能有进攻陛见,甚至能到这谨身殿亲自听皇帝讲课的机会。

在庄重的气氛里,黄锦从殿门内走了出来:“陛下驾到,众臣民入殿就座。”

殿内已经摆好了诸多的案桌和椅子,看到每张桌子上还立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了每个人的名字,那些商人是最上头的。

名字摆在了谨身殿里,这是回去之后可以好好讲一讲、上族谱、祭告祖宗的大事!

依旧是等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之后,朱厚熜才到了这里。

有些礼不可废,这毕竟是在紫禁城中。

但今天让他们行的,却是拜见先生的礼。

天子门生!

四个大字又在这些商人心里冒出来,感觉浑身上下更热了一些。

“皇明记,皇明医养院,御用将作监,兵仗局,织造局,礼部明报行,户部宝源局、宝金局、宝盐局,兵部军器监、通驿局,工部建设局、宝船监,河运局、海运局,群牧监。”

朱厚熜一一看向数列,说出了十六个名字。

“自明年起,你们将改变大明诸多行业。”

朱厚熜说的话,实情如此。

皇明记已经在广东改变了整个海贸甚至徭役的“生态”,而现在,则有更多的领域正在酝酿巨大的变化。

甚至包括铸钱、制盐、采矿、驿传、漕运、马政等诸多关系到大明命脉的领域。

“新法能不能真的富国强兵,你们是关键。”朱厚熜要先让他们明白这里面的重要意义,“作为大明这第一批十六家大企业的负责人和高层,你们是宗亲勋戚或内臣的,自能明悟朕托以大明命脉重任,可立大功;有官身的,仍保留品级官俸,将来仍可遣任其他职位,甚至位列国策会议;没有官身的,自今日起便授职定品。”

这番话,包括了在场所有听讲的人。

最激动的仍旧是那些将担任这许多“大企业”掌事的商人们,这意味着他们以后能公开穿锦缎丝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