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天子杀人(第2/5页)

“夫君……”女子泣不成声。

虽然有点荒谬,但有些朝参官家里还真上演着这一幕。

严嵩出门前却镇定地看了一会天色,眼睛其亮无比。

今天,他会是主角之一。

这戏中人既有天下官绅,也包括皇帝。

真正的戏,是你成了其中一角之后,你会有因戏而起的喜怒哀乐,有时你就会想着:剧本可能不该是这样,有些地方要改改。

严嵩相信皇帝已经看透了这一点,严嵩得再次证明自己的无所顾忌。

杨廷和府中,他的次子杨惇担忧地看着父亲。

“无需挂怀,安心读书。你大哥没事,为父也不会有事。”

杨惇不知道一切都是一个即将跨越很多年的局,在他眼里,父亲开始背上了权奸之名,成为了天下士绅都暗暗咒骂的对象,也成为了旧党想要彻底钉死的敌人。

他想不通:以前不是这样的啊!

乾清宫里,朱厚熜已经穿好了衣服,他正在再次看着昨天到来的这些卷宗。

一桩桩、一件件旧案落入他的眼中,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平静。

和当年那个安稳度日的会计相比,登基之后的朱厚熜,有了最高的权限可以看到一切他能看到的秘密。

死亡成为数字,各色人等的行事向他揭示着帝国运转的规则,纷繁复杂的各种国事向何方去等待着他的决定。

垂拱而治真的是最轻松的办法。

只要他闭上眼睛不在乎这些数字,服输于那些规则所显露出来的强大必然与惯性,无所谓这个国度和这片国土上的人民将来会如何。

他已经在这个时空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三百秀女还在等待他选出五十佳丽。

“走吧。”

他合上一份卷宗,放到了旁边太监托着的盘子里。

“起驾!”

黄锦高声通知。

朱厚熜走出了殿门,静静迈着不急不缓的脚步。

参策是一心想要完善他那套学问想法的,在这件事上他们动力十足。

新法呢?

费宏导演的这场戏,杨廷和又何尝不是顺水推舟地配合演出?

演着天下人,也演着他这个皇帝:堂堂正正地让他去面对。

所有的问题到了最终决定是不是去面对的时候,考验的其实不是将来的新法能不能行,而是皇帝本人的人性。

坦白地吵出了所有问题,皇帝将来要面对那一切,会那么辛苦,那么累,那么愤怒又无力地面对很多东西。

皇帝,你是不是真的愿意过那样的日子?

今天是普天下士绅的抗拒,明天是突如其来的飓风,后天矿奴起事。还有黄河、长江、地龙,北虏、海寇、西南蛮族……

皇帝,真的有另一种活法的,也能让大明比现在好上很多的。

朱厚熜走到了华盖殿,静静坐下来等候。

张锦、黄锦、骆安、陆松都站在他身边不远处。

朱厚熜看着殿门外夜色中被外围宫灯隐隐照亮了一些轮廓,还有内部灯火通明营造出煌煌之势的奉天殿。

就像一颗外表冰冷,里头滚烫跳动着的心。

今天虽然不是大朝会,但在奉天殿举行。

朱厚熜在思索着,当他在那里真的表明了坚定决心要行新法之后,杨廷和他们的反应。

他那套《大明财税制度草案》和与之有关的一些想法,毕竟还只是个饼。

不论官吏待遇法如何制定,在他们看来都不可能比得过官绅在眼下所能享受到的利益。

在利益面前,成为新时代的圣贤既大儒又如何?孔圣人的教诲,那被奉为圭臬的四书五经,不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吗?

将来可能得到的,对决现在会失去以及要面对的。

十八参策,几人没有顾忌?

借新法之名,多用些料裱糊得更漂亮一点,还能收获治国、学问上的双重青史美名,那将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