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犹堪一战取功勋2

瑞安二年十月初三。

一则最新战报再次掀起千层浪。

因西州守军较多,西武国大军再次向西州周边发动突袭,汲、旦、伊三城接连失陷,西武国再对西州发起猛攻,西州守将拼死抵抗,不退分毫。

此时西副大都督濮阳钺率军赶制西州迎敌,于城外十里厮杀,稳住局势。

但双方僵持十日,因地势复杂,对方用兵之诡谲闻所未闻,濮阳钺险些失利。

恰时左武卫大将军蔡古率军赶至,此战小捷。

趁着敌军措手不及,蔡古乘胜追击,一口气将刚失守的旦城收复。

西州城内尚有赵氏残部两千余人,其中精兵唯有五百,其余皆为老弱,新主帅蔡古已至,将其一同并入麾下。

西武国大军于旦城外三十里驻兵,意欲以围城之计断其后路,徐徐图之。

蔡古率军再战,三战皆小捷,然敌军士气不减反增,始知西吴国国主御驾亲征,亲掌大军。

战报一路快马加急,抵京用了七日。

十月十日。

未时,京城。

青砖石与汉白玉铺就的长道穿过宣政殿,直通紫宸殿。

张瑾侧颜冷淡,不疾不徐行走而来,步履惊飞一地鸟雀。

姜青姝端坐在御案后,一边低头仔细浏览军报,一边和众臣议事。

底下除了站着一些武将,还有兵部尚书李俨、尚书右仆射郑宽、尚书右丞裴朔、门下侍中等人。

沉香的烟线徐徐弥散在空气中,气氛肃穆。

他们皆从一大早开始就在殿中站着,时而低声交头接耳,时而垂头若有所思。

很久没有捷报传来了,这次总算是稍稍有了点儿好消息,也如他们所料,果真是蔡古出风头。

这个时机,真是正正好。

经历了赵家的事,谁也没法再说什么,也没人敢对张党叫板了,只能保持沉默。

只是局势依然不容乐观,敌军这次只怕是不拿下一些城池疆域誓不罢休,国主御驾亲征,简直棘手至极。

张瑾过来之前,几人正在说话。

有武将道:“此番西武国国主亲征,想必准备充足,有十足的自信,我们这边虽然派了不少兵力,但稳妥起见,臣以为陛下还要再加派一些兵力……”

“不可!”

立刻有文官出声反驳:“边境大军已是足够,若一再加派兵力,只怕武将手中掌控军队过多,恐有祸端。”

“所言极是。”

“其偏远荒蛮小国,所求甚多,不若和谈化解干戈,以利趋之……”

“笑话!我大昭建国至今,从无主动和谈先例,难道你的意思是让我们主动服软么?这让天下人如何看?这才丢了几城,你倒是怕了?”

“你!”那文官被噎得恼火,不欲与之争辩,继续看向上首的天子:“……陛下,臣以为战事劳民伤财,若主动与之谈判,未必不可占有先机……”

立刻便有人也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对方看似来势汹汹,西武国主亲征,恰说明他们早已亮出底牌,想必坚持不了太久,只要蔡将军能让他们占不到好处,自然不会再失利。”

“此言差矣……”

“陛下,臣以为……”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直接在下头争了起来。

文臣武将,人人意见不一,有主张和谈的,有主张皇帝祭天求祖宗保佑的,还有主张继续加派兵力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裴朔无精打采地站在这群人中间,抬起袖子遮住脸,悄悄打了个哈欠。

真困啊……

吵吵吵。

吵有什么用,又不是谁嗓门大就听谁的。

裴朔裴侍郎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抬起手指掏掏耳朵继续闭目养神,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神游太虚的样子。

殿中几个门下省的官员,看到这些人吵得快失控了,不由得都看向裴右丞,指望着这个平时挺有战斗力的人开口控控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