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3/4页)

何心隐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两人身边,对着二人说道:

“我东南律令,公职人员不得赌博。”

说完何心隐伸出手,对着徐渭说道:

“首相大人,您可要以身作则啊。”

徐渭面色难看,将刚刚收起来的三仙币递给何心隐。

何心隐对着署吏说道:

“记录下来,赃款没收。”

顾宪成惊讶的看着何心隐,早就听说这位司法大臣大公无私,没想到他竟然头铁到这个地步?

顾宪成更是收起一些小心思,看来在东南做官还是要谨慎才行,自己大好前尘,可不能沾染上什么污点。

等到顾宪成离开之后,何心隐这才说道:

“此子才情和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可就是太过于圆滑。”

徐渭笑着说道:“所以柱乾才用我等打赌的事情敲打他?”

何心隐字柱乾,他虽然冷僻,但是徐渭很看重他这个司法大臣,也很赞同他依法治国的主张。

何心隐点点头说道:

“不过他肯去广西,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申时行也跟着点头。

徐渭说道:“他是聪明人,如今东南草创,一步快步步快,他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

“广西的问题就是官吏,就是需要合适的官吏来治理地方,就需要这样一个人。”

“日后占了安南,也同样需要他这样的人。”

这下子何心隐也表示点头。

广西现在的状态,什么经济、法制都是很缥缈的东西。

明廷对广西的放任,让广西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和安宁,能够协调汉土关系,不折腾的官员就是最好的。

所以让顾宪成去广西看看,学习如何凝聚民族向心力,也为了日后安南的工作做准备。

顾宪成明白这是一次机会,从科举最后一道题目是安南问题来看,大都督苏泽是有进取安南的想法。

无论在什么时代,开疆拓土都是巨大的功劳,顾宪成明白这是自己的机遇,所以果断接受了这份调动。

徐渭又说道:“还有今科榜眼的汤显祖,据说在吕钢手下也很受锻炼,已经包揽了铁路司的公文事务。”

“这些年轻人不担起胆子,难道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忙死吗?”

这下子就连何心隐都露出微笑。

徐渭对着他说道:

“柱乾,大都督已经不止一次说了,让你注意身体,不要熬夜工作。”

“工作是干不完的,这世界上也没有完美无瑕的律法,有些事情要交给别人来办,你只需要把关就好了。”

“你那个族兄,李时珍医学院的梁孟元,他给医政署写的条例就很不错,多培养培养这样的人才,也可以帮你分担。”

何心隐只是淡淡的点头,徐渭微微叹气,他知道何心隐是极为倔强的人,就连苏泽劝他的都不一定听,别说自己了。

明明何心隐只是比申时行大一些,却看起来非常憔悴。

徐渭放弃了讨论私事,开始说起公务。

“方大臣从福州上书,建议苏松铁路采取发行公债的方式募集资金。”

“大都督的意见是不反对发行公债,但是持有公债的人只能分红,不能对铁路公司拥有决策权,也不得干扰铁路公司运营。”

“两位都在苏松做过地方官,你们觉得如何?”

申时行皱眉说道:“民间投资人还能干预工坊决策呢,大都督只让购买公债的人拿分红,不让他们干预铁路公司,我理解大都督担忧这些公债形成铁路公司裙带利益群体,但是会不会太极端了?”

何心隐说道:“其实法理上没问额,大都督都说了发行的‘债’,是向民间借的债而不是变卖的铁路公司股权。”

“但既然是债,那就应该约定利息,而不是任由铁路公司自行分红,若是铁路公司长期盈利却不分红,那购买债券的人岂不是平白无故借钱?那透支的就是东南官府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