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广筑城?(第3/4页)

而福州水师学院的基层军官结业周期是八个月,这八个月还只是基础的船员课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舰船指挥官,还需要学习天文学、地理学、海洋学、气象学、弹道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还需要丰富的航海经验。

这样恐怖的培养成本,就连富庶的东南都有些吃力。

更不要说苏泽在东南实行的长期减租减税运动,要将庞大的农业人口从土地束缚上解放出来,但是工坊还没能提供足够的税收,在这样的转型期间,东南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消化。

李言恭说道:“现在参谋部唯一算不准的,是明廷会在天津修建静态防御工事,还是扩编训练新军,来加强大沽的防线。”

“为了日后的山东决战考虑,明廷训练新军会有些麻烦,这会增加江淮防线的压力。”

高务观露出笑容:“这个你放心吧,以明廷的尿性,他们肯定会在天津修建城防的。”

李言恭疑惑的问道:“高兄为什么会下如此判断?”

高务观笑着说道:“这是参谋部不懂大明文官。”

“不懂文官?为什么是文官?”

高务观说道:“我爹曾经和我谈论过大明军事之弊,其中一大弊端就是这个修建城防。”

“这是为何?”

临淮侯家已经远离朝堂很久了,从李言恭父亲才复爵,他家还是久驻在南方的勋贵,自然对大明朝堂缺乏了解。

高务观说道:“我爹说过,看历代实录,凡是在军务上有建树,能够超品提拔的文官,几乎都会有修建多少米的城墙,整修多少城池,修了多少堡垒的记载,并且都因为这些功劳得到擢升,还被当做名臣事迹记录到了实录中。”

李言恭当然没有看过实录,但是他疑惑的问道:“难道这不是有能力大臣的作为吗?修建城墙难道不好吗?”

高务观说道:“修建城防不是问题,问题是修建城防成了考核的标准,这才是问题。”

“?”

“对付北方边患,无非就是练兵和修建城防两个方法。”

“练兵这个事情,又要亲自操练,又要得罪兵头和士绅,还要筹措粮草后勤,管理的士兵一旦出问题又要被朝廷问罪,带出兵太精锐了,又会被朝廷猜忌。”

李言恭沉默了,他家是勋贵,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修建城防就不一样了啊,修了多少米的城墙,修了多少堡垒,这些都是切切实实看得到的,都是实打实的功劳。”

“朝廷也不会猜忌,地方上也因为城防修建的工程可以是得到好处,修建者也很容易得到朝廷认可升迁,那当然选择修城防了。”

李言恭想了想,和吃力不讨好的练兵相比,修建城防好像确实好处更多。

也难怪明廷在北方修建了那么多城防,还是挡不住俺达的入寇。

高务观又说道:“修建城防还有一点好处。”

“什么?”

“我爹说过,这练兵之事,可不是谁都能办好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们这些勋贵中家传兵法,出一个名将都不容易,别说很多大臣中进士之前都没读过兵书,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成为兵法大家呢?你以为人人都是大都督这样的天纵奇才?”

李言恭点点头。

“但是修建城防就容易多了,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经费。”

“经费?”

高务观点头说道:“若是能得到上头的支持,工部肯给钱,是一头猪也能将城防修建的漂漂亮亮的,到时候上报明廷验收一下,就能因功升迁,这可要比练兵方便多了。”

“当年严嵩父子得势的时候,就靠着这一招提拔了很多自己人,明明从没有带兵打仗,却能得到‘知兵’的名声。”

“而那些真正懂得带兵的官员,如果不能得到上层的支持,一辈子也别想要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