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广筑城?(第2/4页)

明廷制造合格火枪的成本也高,还无法造出轻便且气密性良好的火炮,还要向外国商人购买。

这样算下来成本自然是更高了。

如今东南也不过训练了六个旅的新式军队,以明廷拉胯的财政,已经训练不起第四镇的新军了。

高拱一直在奔走,希望尽快组建新军第四镇,这一次他正好趁机提出了组建新军的计划。

但是一向是老好人的杨博,立刻提出了反对。

“每增加一镇新军,就是长期的开支,养兵用兵也耗费巨大。在天津修建城防,只需要一次投入,日后只要派遣少量京营士兵轮值,还能监视海上的动向,防止东南贼再从海上攻击京师,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高拱立刻反唇相讥说道:

“杨阁老,真的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训练新军夺回大沽。”

杨博这一次非常强硬,完全不肯退让的说道:

“夺回大沽?那就让高阁老亲自带兵去试试!”

内阁首辅和次辅吵成这样子,其他大臣不能再看戏了。

四辅李春芳立刻说道:“到底是练新军还是修建城防,还是请陛下圣裁吧。”

众人看向皇帝,御座上的皇帝也犹豫起来。

在大沽囤驻的一千东南士兵,一直都是皇帝心头的刺。

有了大沽棱堡,东南大军随时可能从海上登陆,只需要一天就能杀到京师。

隆庆皇帝实在不想继续西狩了。

但是上一次的大沽之战,已经彻底将明廷上下的军心打散了。

李成梁死活不肯继续带兵攻打大沽棱堡,九边的将领也都不愿意领兵。

而士兵听到大沽棱堡也是闻风丧胆,天津卫的士兵更是连天津城都不肯出,更别说去攻打大沽了。

皇帝看了看自己的首辅,又看了看高拱,最后还是决定用老办法。

“让工部派遣能臣,前往天津修葺城防。”

“按照杨阁老的意思,在京师和天津之间设置烽火台,随时观察大沽动向。”

杨博满脸喜色,高拱则是脸色黯淡。

大沽城中,上一次夸父号的试验并没有人受伤,热气球的损伤也不严重。

李言恭让人换了一个更加结实牢靠的绞盘,又让人缝补气球,准备进行第二次测验。

高务观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要在大沽测试呢?”

李言恭说道:“这是参谋部的计划,一是北方和南方的气象条件不同,要对热气球在北方抗风能力做一个测试。”

“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威慑明廷了。”

高务观这才点头说道:“这倒是,明廷见到夸父号,肯定要惶恐,这等于是增加明廷在大沽这边的防御投入,减少山东前线的压力。”

李言恭点头说道:“高兄你不知道,如今东南的压力也大。”

“大都督不止一次说过,东南扩张太急,无论是是行政还是军事都没跟上,如今要先消化已经占领的地区。”

高务观也点头,从今年开始,除了送上门的广西和武昌,东南只是在消化已经控制和占领的区域。

甚至在进入武昌城之后,都没有扩大战果进攻湖广其他地区。

高务观很清楚,新军和旧时代的军队不同,想要扩军不是大都督府一个动员令就能完成的。

新式军队需要更高素质的兵员,这不仅仅是身体素质,还包括了文化素质。

火枪手需要严明的记律,需要能听得懂号令,还需要团结协作精神。

而炮手的要求更高了,需要能写能算,比普通账房需要的算学水平还要高。

更不要说培养周期更长的海军军官了。

南京陆军学校的基层军官结业周期是四个月,算上后期进修培训,训练一名合格的中层军官需要平均七个月的脱产学习,还要加上至少半年的军营实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