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亲爱的朋友啊(第2/4页)

白知府摇头说道:“改土归流只是手段,广西的问题还是汉人太少了。”

谭纶点头,他自然知道这个问题。

其实改土归流这件事,从明初就一直在搞,执行效果不理想,除了明廷官僚系统自身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汉蛮势力不对等的问题。

在苏泽穿越前历史时间线上,广西改土归流一直到清代才完成,而清代除了执行改土归流,还强行向广西进行了大量移民。

这些移民才算是改变了汉蛮势力对比,让中原文化占据上风,也加快了广西的同化速度。

可是现在进行移民实边,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清代对广西实边的时候,十户最后只有两三户能活着抵达广西,接下来还要面对水土不服和开荒、治安等各种问题。

谭纶同意了白知府的看法,又说道:“广西土司屡次作乱,还有一个原因是安南。”

白知府疑惑的问道:“现在安南正在了内乱吧?应该管不到广西吧?”

谭纶点头说道:“如今安南正是南北争霸的时期,南方后黎朝权臣郑检,正在进攻安南北部的莫朝。”

白知府问道:“安南在强盛的时候,确实窥探过广西,但是现在安南无暇他顾吧?我听说安南南北朝都往明廷派遣使臣,请求明廷册封呢,近些年可是恭顺的很。”

谭纶说道:“我的意思是,广西瑶乱并不是安南挑唆,但是正因为安南的例子在这边,广西土司才有自立的想法。”

“那些叛乱失败的瑶人,也有不少会逃入安南,等到明军撤退再次返回家乡,这也是广西瑶乱百余年始终不得平定的原因之一。”

白知府看着谭纶,总觉得他这话似乎怪怪的,但是好像理由也很充分。

“谭总督,您要介入安南事务?”

谭纶点头说道:“安南是明廷的藩属国,又不是我们东南的藩属国,又没有向大都督府称藩,为何不能介入?”

“而且安南产粮,安南南部的占城更是中南稻米的中心,若是能够收复安南,那两广用兵再也不会缺粮了。”

谭纶转过话锋说道:“一切计划都要建立在打胜仗的基础上,就看俞旅长在广西打的怎么样了。”

白知府也点点头,边疆问题只能靠硬实力,硬实力不够再好的战略也没办法。

就在东南在南方备战广西的时候。

十一月一日,北方九边,大同。

打着新任清远伯李炜家旗帜的商队,来到了九边的大同贡市。

只不过堂堂清远伯,是不会亲自来贡市做生意的,这支商队的主人是侯平,他是花费了三百两银子,从李炜手上买到了贡市资格,就拉着货物来到大同。

看到清远伯家的旗帜,周围的商队都露出厌恶的表情,侯平不以为然。

在大同开贡市的时候,能在贡市贸易的资格是朝廷榷卖的,也就是通过拍卖而确定的。

只有十三家商号高价拍下了贡市资格,每一家都是花了大价钱的。

当时朝廷也通过榷卖贡市的资格大赚了一笔。

在别人都花大价钱榷买了资格之后,强行塞进来一个李炜,自然是侵犯了其他家的利益。

而更让其他商号没办法接受的是,清远伯李家竟然公开竞卖贡市资格,只要给几百两银子,就可以挂着李家的名义参加大同贡市。

这十三家商人立刻联合起来,向大同贡使抱怨李家的作为。

但是清远伯是什么人?是当今皇后李氏的父亲,是太子的外公,一个小小的大同贡使又能将李家怎么办?

更不要说大同贡使的油水丰厚,他又是上皇任命的,现在巴结李家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得罪李家呢?

结果是就是大同贡市中,打着李家旗号的商队越来越多。

侯平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大同了,上一次他带来的货物不多,但是也大赚了一笔,这一次侯平直接将全部身家都押了上去,从天津购买了一批茶叶,全部都运到了大同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