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改土归流(第3/4页)

因此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这些当官的往往操之过急,甚至不少官员干脆挑动蛮人造反,然后请求朝廷派兵镇压,只要将当地蛮人杀光了,不就是改土归流了吗?

还有很多官员勾结汉人商人,盘剥蛮人的山寨,或者挑动蛮人之间的关系,挑唆他们互相厮杀。

这么一折腾下来,反而将当地的汉蛮矛盾搞得更严重了,广西叛乱不断。

这一次藤峡再叛,就是在张经被杀这件事作为导火索下,广西长期蛮汉矛盾加剧,在明廷对南方失去控制后,发生的一场连锁反应。

谭纶说道:“大都督和我说过,他这位房师汪巡抚,若是不肯降是为了百姓,若是降了也是为了百姓。”

“但既然汪巡抚降了,我们就不能因为广西土司作乱而坐视不管。”

“大都督在我来东南之前就说了,我们是东南起兵,是为了反抗暴明,而不是为了占地为王,为了个人的富贵。”

“这天下之地,总有富庶和寒贫的,总有好治理的和不好治理的,但只要是我汉家土地,就寸土不能放弃!”

“大都督就曾经告诫我,千万要记得安南的教训啊!”

俞咨皋凛然,他爹是武举人,从小都是读书的,自然知道安南旧事。

安南,古代称为交趾、交州,从汉武帝在此地设郡县,这里就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统治中。

在两汉交替的时候发生了二征之乱,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入交州平叛,安南重归东汉。

汉末三国的时候士燮割据交州,就算是两晋南北朝最后也都收服了交州。

可就这样一个地方,到了大宋建国,宋太祖封安南丁部领为“安南都护“、“检校太尉“、“交趾郡王“,将安南视为“列藩“。

从此之后安南加速了离心的速度,开始发展出自己的语言文字,最终脱离中原。

明初的时候,成祖朱棣也曾经派遣大军收复安南,可是大明在安南的统治只持续了二十多年,因为士兵远征耗费太大,最后还是撤出了安南。

苏泽将广西比作安南,就是因为现在的广西也和当初的安南一样,表现出强烈的离心倾向。

这下子俞咨皋也明白进入广西的政治意义了,无论东南和明廷的战争如何,广西问题都不能姑息。

俞咨皋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立刻说道:

“总督大人,属下明白了,我这就去整军备战,准备进入广西!”

谭纶笑着对白知府说道:“我就知道俞旅长心急,不过你先别急。”

“大都督府军令。”

俞咨皋立刻站的笔直,谭纶拿出一份军令说道:

“这是半个月前,大都督下达的军令,那时候广西瑶乱已经有苗头了,大都督听闻之后,就命令我们做好准备,随时响应进入广西平叛。”

白知府感慨说道:“大都督真是料事如神。”

“军令!从第四旅再扩编三千人,准备进入广西平叛。”

俞咨皋听说扩军,自然是眉眼中露出笑意,接受了军令之后,谭纶又说道:

“第四旅要招募擅长山地作战的士卒,大都督说可以从广东的归顺瑶人中招募,只要做好汉化教育就行,福州会派遣专门的教团来做这件事。”

“除此之外,大都督还从福州运来广州一批新装备,正好可以在广西作战中试验一下威力,已经在广州城外的军火库中了。”

听说有新装备,俞咨皋更是眼前一亮。

比起更为嫡系的第一二三旅,第四旅的装备一直比较落后。

这倒不是苏泽对第四旅刻薄,而是第四旅前身是戚家军,本身队列和枪炮的训练就不够。

谭纶对俞咨皋说道:“这一次送来的新装备,是专门为了山地作战而研发的,俞旅长你要好好试验,大都督可不光给你们武器,还要你们写报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