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胡宗宪来访(第3/3页)

胡宗宪没有展露身份轻装而来,如果被言官或者锦衣卫知道,完全可以上书弹劾了。

所以方望海也很疑惑,胡宗宪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过来见他,恐怕不是为了寒暄两句这么简单。

果然在寒暄了过后,胡宗宪说道:

“我这次过来,是想要请方大人在浙江设钞关。”

方望海愣了一下,设置钞关本来就是他的本职工作,胡宗宪为何要上门提醒。

苏泽心中则已经隐约有了一些猜测。

果然作陪的徐渭说道:

“方大人,胡总督的意思,是想要将建钞关的事情交给我们浙江巡抚衙门,钞关士卒又浙兵来当。”

在场的都是顶尖聪明人,就连李贽也随着苏泽筹办过抗倭缉私总团,对于钞关的运作有了很深的了解。

李贽的性格最直,他直接说道:“胡总督是要截留钞关税?”

胡宗宪看了一眼李贽,徐渭站出来说道:“朝廷征收钞关税,本来就是为了抗倭,也谈不上截留,只是想要先用一部分,等到战后自然会补上。”

这下子方望海明白了,为什么胡宗宪要在船上拜访自己。

钞关税是方望海的职权,他的职位上就有南直隶和浙江钞关使,而且他现在管理南京户部,胡宗宪盯上钞关税,必然要走通方望海的关系。

胡宗宪看着方望海,他冒险来见方望海,就是为了钞关税的事情。

主持抗倭之后,胡宗宪才知道张经手上是什么一个烂摊子。

张经抗倭的一大举措就是调遣狼兵入浙,调遣外兵抗倭。

而张经被杀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纵容外兵作乱浙江。

可这些狼兵在广西的时候,随着张经平定了多次的叛乱,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对大明的忠诚度都是很高的,为什么到了浙江就成了为祸地方的呢?

原因很简单,军饷不足。

张经总督浙江,可是浙江的抗倭经费一直不足,这些客兵背井离乡作战,连正常军饷都不能保证,更不要说是赏钱了。

最后结果自然是军纪日益涣散,军中的基层校尉也只能纵容手下去抢劫。

胡宗宪接任之后,吸取张经的教训,逐渐遣返客兵,让俞大猷和戚继光募浙兵抗倭。

可是募本地兵不代表军纪就一定好,俞大猷和戚继光也多次上书请求拨足经费。

募兵还要重新训练,花费的银子比以前更多,胡宗宪这个南浙总督,在任上的主要工作就是四处化缘筹款了。

在徐渭的建议下,胡宗宪将目光放在了钞关税上。

不过要浙江要收钞关税,就不能绕过方望海,这才有了这次匆忙的拜访。

方望海心中自然是不乐意的。

朝廷虽然说了钞关税是用来抗倭,但是财政要走程序的。

南直隶的户部要将钞关税报上去,等到京师户部分配,才能决定这笔银子的归属。

若是直接私自截留,那可以说是谋反的大罪了。

其实方望海也清楚,所谓用来抗倭不过是朝廷说说罢了,自己到现在查征的钞关税全部都押解送上了京师。

钞关税本来就是入的太仓库备边银,北方俺达犯边也是要花银子的,皇帝买龙涎香也是花的太仓库的银子,嘉靖皇帝对于自己的银子可是看的很紧的。

一句话说,这都是皇帝的银子!

比起经常能够打到京师城下的俺达,在江南作乱的倭寇,其实在皇帝和朝臣心中,优先级世低于京师城防的。

毕竟自从土木堡之后,皇帝再也不想去做留学生了。

方望海是一个谨慎的人,他没有开口,胡宗宪也知道事情难办了。

可是他还是不死心的说道:“方大人,这可是事关两省抗倭的大事啊!”

就在这个时候,苏泽说道:“胡总督,晚辈有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