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胡宗宪来访(第2/3页)

让胡宗宪总管南直隶和浙江抗倭,这是苏泽穿越前时间线上也发生过的事情,历史上正是在胡宗宪的领导下,剿灭了汪直和徐海两大倭寇集团,东南倭乱被平定。

方望海叹息一声说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想想张经的下场,胡宗宪总管抗倭,若是今年不打出一场胜仗,怕是朝堂上对他的弹劾也不会少啊。”

李贽对于朝局也有了解,他不以为意的说道:“听说这位胡总督是严首辅的高足,有这样的背景,严党肯定要保他吧?”

李贽对于严嵩自然也没有好感,语气中对胡宗宪也没有多少好感。

世人都知道,胡宗宪的前任是被严党分子赵文华弹劾致死的,胡宗宪也是严党,也跟着赵文华上书弹劾过张经,时人对于胡宗宪也没有多少好感。

方望海喝了一口酒说道:“这胡汝贞我上任的时候曾经见过一面,他还是敢于任事的,但是为人过于沉迷于权变之道。”

“不过听说他在浙江依然任用了张经的老部下俞大猷,还提拔了一名叫戚继光的猛将,上一次慈溪平湖的倭寇就是被两人平定的。”

“抗倭也许就需要这样的人吧。”

方望海也知道自己性格柔弱,和胡宗宪这样能独挡一方的总督大臣不能比。

苏泽也点点头,其实大部分领导者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都是很难体现出来的。

只有胡宗宪这种坐镇一方的官员,才能体现出能力来。

就在这时候,老管家突然走过来,对着方望海说道:

“老爷,有客到。”

有客?

方望海的级别放在这里,普通官员能送上拜帖就可以离开了,能够让老管家通传的,恐怕不是普通的人物。

果然看到了拜帖之后,方望海起身说道:“说曹操,曹操到,胡宗宪来了。”

李贽和苏泽对视一眼,他们才刚刚进入浙江,胡宗宪就着急上门拜访。

一方面足以见到胡宗宪的消息灵通,另一方面让胡宗宪这样的大员连夜拜访,恐怕要商谈的肯定是大事。

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身穿一件普通的儒衫,他相貌堂堂,只不过眉头总是紧紧的锁着。

不用说,这就是三人刚刚提到的胡宗宪了。

身后站着一个苏泽的熟人,正是苏泽在衢州书院讲学时候遇到过的徐渭。

(前文错了,胡宗宪比徐渭大九岁)

方望海上前行礼,胡宗宪先一步向方望海拜见,两人寒暄了一番。

方望海指向李贽和苏泽介绍到:“这是我的妻弟,南京国子监博士李贽李宏甫,这位是我的弟子,苏泽苏汝霖。”

胡宗宪也指着身后的徐渭说道:“徐渭,徐文长,如今为我的幕友,助胡某参赞抗倭。”

徐渭的名声很大,李贽也向他拜道:“原来是徐文长先生当面!”

徐渭也连忙回礼,苏泽和他半年没见,徐渭少了衢州书院那时候的狂士风范,反倒更像是官场中人。

一番拉扯之后,胡宗宪级别最高,年纪也最大,被方望海请到了上座,在场有官身的方望海和李贽作陪,苏泽和徐渭坐在下首。

等到下人送上酒菜,点燃官船上的灯笼后,胡宗宪这才说道:

“听闻方侍郎的船进入浙江,实在是早就想要去南直隶拜见方兄了,只是军务繁忙抽不开身,所以才在这个时候前来拜见,唐突了!”

说完,胡宗宪一饮而尽,方望海连忙也说起了客套话。

“胡总督事务繁忙,本该是我去拜会您的,只是这次归乡乃是私事,实在不方便去杭州拜会。”

其实朝廷对于他们这些大臣私下见面也是非常忌讳的,方望海是兼理南京户部事务的户部侍郎,胡宗宪是暂代南京兵部的兵部侍郎,已经迈入到了大明重臣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