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劳动者的智慧(第2/4页)

“印筒?”

姚春吩咐两个学徒,将这个雕满字的圆筒抬到到了一个机器上,这个机器有一个大大的手摇扶手,又有学徒过来给圆筒上涂上油墨,将纸张装上机器后,姚春开始摇动扶手。

只看到圆筒滚动起来,而纸张也随着圆筒的滚动开始进纸,文字被印刷到了纸上。

随着圆筒一圈圈的转动,一页一页的文字就被源源不断的印刷到了长长的纸轴上。

苏泽惊讶的看着姚春,每次交给姚春的印刷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苏泽已经很久没有印刷坊了。

苏泽没想到姚春竟然自己摸索出了印筒印刷的技术,还做到了自动进纸!

“这是你发明的?”

姚春连忙点头,苏泽又问道:

“古文观止就是用印筒印刷的?”

姚春先摇头,又点头,他说道:

“一开始是用活字印的,但是每页都要重新排版太麻烦,我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东家,印刷报纸,自然是您的活字印刷术好,但是印书的话,每一页都要重新排版,其实活字是不如雕板方便的。”

苏泽点头,其实木板印刷并不是后人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在印书的时候雕版明显更方便,只需要将雕板刻好了,印书的时候只要刷上油墨就可以了。

而活字印刷则需要每一页都重新排版。

“我后来就想,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结合雕板和活字印刷的优点。”

“东家要印书,我就按照雕板的办法,在铅筒上刻字,然后在铅筒上涂上油墨印刷。”

苏泽问道:“成本呢?”

姚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若是说成本,自然是活字印刷成本最低了,只需要排版就能印刷,铅活字就算是磨损了,重铸就可以了。”

“雕版的成本最高,在木板上刻字要千万小心,一个字都不能刻错。而且大块的木料价格不菲,磨损之后就没办法再印了。”

“这铅筒是在两者之间,铅筒不怕刻错字,刻错了重新用铅液盖上就可以了。铅筒可以反复印刷,只要我将古文观止的铅筒全部制作出来,就不用像活字印刷那样每一页都重新排版了。”

“铅筒也不是一次性的,若是日后字迹模糊可以重新熔铸掉铅筒,然后再做成铅筒刻字就可以了。”

果然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苏泽也没想到姚春这么快就改进了活字印刷。

苏泽又发现学徒们将印好的长纸折叠好,然后抱着折叠好的纸来到一把大轧刀下,个头矮小的学徒跳起来抓下轧刀,一刀就将页边轧开。两边都轧开了之后,一张张纸就分离了出来。

苏泽指着轧刀问道:“这又是谁的发明?”

姚春说道:“这是我那个报童学徒发明的,那小子聪明伶俐,在街头卖报的时候也是卖的最好的。”

“麻蛋儿!过来给东家瞧瞧!”

苏泽看到一个满脸油墨的半大孩子冲了过来,他脸上有些雀斑,还梳着朝天辫,年纪也就和林良珺差不多。

明明还是小萝卜头,但是刚才苏泽已经看他在指挥其他学徒做事了。

“这些铅是哪里来的?”

姚春说道:“上次我和熊五说了这个想法,听说胡公公那边的铅不值钱,熊五帮我从矿坑拉过来的。”

苏泽点点头,他立刻让姚春召集所有的印刷匠人和学徒,然后当众表扬了姚春和麻蛋儿。

苏泽直接奖励姚春二十两银子,又给了麻蛋儿十两银子。

苏泽又宣布,在印刷坊投入五十两银子,设为特殊奖项,奖励那些改进印刷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创意发明者。

印刷工和学徒们更加激动了,他们每天都和雕板活字油墨打交道,自然有不少改进工艺的想法。

不过他们都是拿着钱办事的,也没有多少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