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写皇叔的督学(第3/4页)

汪道昆是张居正的同榜进士。

苏泽不由的感慨六度分离定理的正确性,自己和张居正产生联系,只需要通过汪道昆一个人就可以了。

这样同样也说明大明朝顶尖读书人的圈子是多么小,但凡踏入这个圈子会后,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交集。

如今张居正应该还在在故乡江陵“养病”吧?他要在嘉靖三十六年重返京师,然后只用了十年不到的时间,就从翰林院编修一跃而为内阁次辅。

这就是翰林官恐怖的升迁速度,接着张居正又用了六年时间扳倒了高拱,成为明摆宗万历皇帝的辅政大臣。

苏泽当然不是想要通过汪道昆去结交张居正,他连个举人都不是,根本进不了进士的圈子。

让他对汪道昆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件事。

督学大人,苏泽很想要问一问,到底《金瓶梅》是不是你写的?

这本奇书成书于嘉靖年间,学界不少人都推测是汪道昆在家乡徽州府闲居的时候所著。

不过汪道昆也算是朝廷大员了,他自然不可能承认自己写了这本书,历史学家们也是根据行文风格和最早的成书时间推测的。

写黄书的督学,总让苏泽感觉有些怪怪的。

但是这位汪督学的才能,做一省的乡试主考官倒是绰绰有余了。

汪道昆精通于音律、曲艺、诗词,同时还是一名抗倭名将,可以说是一名复合型人才了。

新督学即将到任的消息传遍了南平县城,按照规矩在乡试前,新督学要巡视全省,接见各地的生员,考较他们的功课。

能在督学心中留下一个名字,对于乡试总是大大的好事,南平县城准备参加乡试的读书人都憋着劲儿,要在汪督学巡视诸县的时候一鸣惊人。

苏泽对于这些事情没兴趣,他目前的任务就是肝科举技能,顺带刷一刷其他的技能。

窗外的雨水总算是小了一些,众生员连忙撑起油纸伞,趁着雨小向家里走去。

苏泽正准备回去,就看见风尘仆仆的海瑞返回县学,他看到苏泽后立刻说道:“汝霖稍等一下。”

苏泽知道是海瑞找自己有事,于是放下手里的油纸伞,跟着海瑞去了他的书房。

擦干了头上的雨水,海瑞换上一身干的袍子,对苏泽说道:“古文观止的初稿我已经弄完了。”

苏泽也没想到海瑞在一边给县学上课,一边在县里救灾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这么快完成《古文观止》的校对和排版。

海瑞将一叠文稿递给苏泽说道:“你看看排版印刷需要多久?”

清代的《古文观止》是一部收录了从先秦以来诸多大家散文的文集,上面很多内容都是直接收录到语文课本上的。

苏泽的文学技能已经提升到了Lv6,他记忆中的古文都默写下来,交给海瑞校对排版题注。

海瑞对于编这本《古文观止》也非常的上心,他遍访了城内藏书的家庭,拉下脸向他们借阅书籍,才完成了《古文观止》的校对工作。

清代的《古文观止》总共收录了从先秦到明末的散文二百二十篇,苏泽的文学等级显然还记不得这么多。

苏泽和海瑞编写的古文观止,只收录了精华选文五十篇,由海瑞做注解来解释古文中的典故和字词用法,苏泽则负责点评作者和文章。

苏泽翻看完毕说道:“用活字印刷的话,只需要十天就能装订成书了。”

海瑞大喜说道:“我打算将这本书献给新到任的汪督学。”

苏泽有些感激,海瑞又是帮自己铺路,想要帮自己扬名。

能在汪道昆那边挂上号自然是不错的,苏泽点点头说道:“学生这就让印坊刊印出来。”

说完了《古文观止》的事情,海瑞又对苏泽说道:“汝霖,听说你还会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