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3/4页)

那造成了三省震动,甚至打到了大明朝二京之一的南京城下的倭寇,到底有多少人呢?

答案是五十三人。

这么一算,延平卫的战斗力也是大明平均水平。

苏泽又问道:“咱们南平县城城墙上不是有大将军炮吗?”

陈朝源又说道:“苏兄你说是城门上的那尊?那尊都已经是成化年铸的炮了,风吹日晒的早就不能用了,再说如今延平卫中,还能不能找到能操这门炮的人都不好说。”

好吧,苏泽只觉得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

大明朝的问题,不仅仅是军队战斗力的问题,更是整个体系的问题,甚至连军事科技都出现了倒退。

苏泽又问道:“延平卫好歹也有五千正卒,还需要民壮出战吗?”

陈朝源颇为不屑的说道:“延平卫?延平卫到底有多少正卒,谁能说清楚啊,怕是连于指挥使都不清楚,自己手底下有多少兵。”

“我记得五年前清军御史来南平的时候,城里城外的乞丐罗汉脚,都被拉进了军中充人头。”

苏泽这才想起来,大明特色的吃空饷。

大明朝的补给是按照兵额算的,在世代卫所军制的基础上,出现了世代把持军职的军官家族。

大部分军官家族都是尸位素餐的典范,比如这位于指挥使一家。

而各层各级的军官,也都在这种体系下腐化,领空饷就是大明朝军队问题之一。

一种是克扣发到士兵手上的军粮军饷,这种属于基本操作,基本上大明朝的军官都会做。

还有直接虚构一个士兵的身份,然后让自己的家人来领军饷。

还有将扣了士兵的军饷,然后将士兵当做家奴来用的,这种算是普通魔幻操作。

还有将卫所的屯田私自卖给别人,摇身一变成为地主的。

还有直接走私军械的,将盔甲武器都卖掉赚钱的。

开假盐引的,设卡逼捐的,军队从商的,大明朝的军队堪称百“花”齐放。

这么一说,也难怪听说朝廷要派御史来清军,延平卫上下如此惶恐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心虚啊。

聊完了倭寇的话题,气氛有些沉闷。

林清材说道:“这么说还是熊兄老家安定,倭寇也不会打到武夷山下啊。”

陈朝源也点点头。

熊岳却叹气说道:“别说了,如今朝廷的茶贡是越来越重了,我家所在的乡中已经有小半人都逃亡到山中,当起了流民,比之沿海还要更乱一些。”

众人一惊,没想到武夷山那边也不安定。

苏泽问道:“这茶贡如此之重吗?”

熊岳点头说道:“听说开国之处废团贡散,虽然也贡,但那时候只需要贡到南京,贡茶数量也没现在这么大,算是过了几年好日子,我家祖上也是那时候在武夷山开茶园的。”

“如今贡数越来越大,还需要服役押送到京师,我家那茶园每年光是完成茶贡任务就要忙碌一年,还需要专门付钱请人代役送到京师,再这么下去真的要支撑不住了。”

在明代之前,中原流行的都是团茶。

那时候使用的都是蒸茶的方法制茶,蒸出来的茶苦涩味道重,需要加入各种香料和复杂的制作流程,才能祛除掉茶叶中的苦涩味道。

香料这东西本身就是奢侈品,团茶的价格更是昂贵,制作成本极高,所以茶叶也成为高端奢侈品。

而那时候泡茶的方法也是煮茶法,需要各种茶具和茶杯,上层不仅仅追求喝茶,还发展出了一套点茶品茶的仪式,属于顶层文化人才能玩得起的东西。

而炒茶在南宋也已经出现了,但是那时候都只是普通百姓喝,在上层并不流行。

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他不喜欢香味浓郁制作复杂的散茶,就下令将各地茶园进贡的团茶改为散茶,而随着炒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糅青、炒青的工艺流程,减少了炒茶的苦涩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