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光学(第3/6页)

儒学内部的三大派别又恢复了南宋时期的情况,虽然没有到三足鼎立的份上,但看这个趋势,估计也不远了,理学瘦死骆驼比马大,心学人人趋之若鹜,实学自有晋升通道立于不败之地。

而学术界内部都出现了混乱,作为官学的程朱理学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民间的思潮自然就很难受到管控了,更何况朝廷也不想管。

而在这种情况下,便是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思潮开始在民间蔓延。

“这也是无奈之事!”

高逊志叹了口气。

曹端这时候也买了一份报纸,看到上面的讯息,问道:“左右闲来无事,中午一起去看看这光学实验吗?就在国子监前面的广场上。”

国子监,位于南京城的北侧,前面有个很大的广场,之前孔希路登场的时候,数千监生,就是在那里迎接他的。

而那里,也有着一个巨大的日晷,用来根据太阳的影子计时。

之所以选择举办光学实验的场地是在国子监前面,而不是钦天监前面,是因为钦天监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是在皇城里面(非宫城),总不好让百姓进来。

而礼部尚书卓敬跟钦天监的人比较熟,便吩咐他们来国子监一趟。

这里要提一句,钦天监在管理制度上,是属于礼部管辖的,但是这个部门比较特殊,里面的人不管是升官还是致仕,都得皇帝说了算。

因为老朱在洪武开国的时候,搞了户籍制度,军户当兵,匠户做工,各籍百姓只准子承父业,不准随意转职,故此钦天监也是这么弄的,基本都是父子相传……而且之前便说过,老朱是不让民间学关于天文和卜筮的知识的,因此钦天监在百姓心中比较有权威性。

而钦天监分别有天文科、漏刻科、回回科、历科四个部门,天文科观测天象;历科确定日期;漏刻科则是确定每一天的时刻,报时报更;回回科,是以回回之法推算天行之度,算是对预测天文的一种补充。

如今来的,就是天文科的人。

让这种官方的权威机构出面做背书,显然更能让人信服。

“那走吧。”

高逊志本来是想本能地拒绝,但想了想,反而欣然从命。

在时代变迁的浪潮前,做一个抱着旧时代大船的殉道者,显然是没什么意义的,人活着总得看看一路上的风景。

……

午时,国子监门前。

在随机抽取99份玻璃棱镜的利益诱惑下,有很多国子监的监生和南京的市民来到了此地,很有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不过好在广场够大,倒是也没出现因为人流密集而导致的踩踏事件。

大家都不傻,就算是一万个人来了,那也是百分之一的几率,玻璃这东西现在就很值钱,别管棱镜跟普通的镜子有什么区别,只要白嫖到,转手卖了肯定是血赚的。

“这到底是干嘛的?难道还真能弄出个彩虹来吗?”

“哎,你懂个屁!”

旁边有同伴听见他的话,笑骂道:“你知道前两天,这国子监里发生了什么事吗?”

“嗯?”

听说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周围的其他行人都停住脚步侧耳倾听。

只见刚才那位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朋友神秘兮兮地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快点儿,别磨蹭,让老子也跟着好奇死了。”

旁边的人急不可耐道:“你倒是快说呀。”

“国师抽空在科学厅亲自授课的时候,拿了一根蜡烛,一个木板,一面玻璃,你猜怎么着?”

“我猜你个鬼!”

“嘿嘿……”那位同伴得意洋洋地笑道,“这发生的事情可了不得呐!据说是把那木板中间戳了个小孔,然后你猜怎么着?”

“再不一口气说完老子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