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齐入狱(第2/3页)

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手握军权的皇帝铁了心要干,与其反对,还不如想办法捞点好处。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南京朝廷里,骨头都不太硬了。

到了马车停放处,内阁几人陆续告辞。

皇帝心腹金幼孜就不说了,今天意外发威的老实人胡俨、墙头草胡广、谋身的杨荣,还有立场没那么坚定的黄淮,统统都没留下。

只有解缙和杨士奇留了下来。

而且是不避讳宫城里必然存在的锦衣卫、金吾卫等间谍机构的监视的情况下,留了下来。

显然,解缙和杨士奇这对始终暗里较劲的冤家,此时冰释前嫌,选了坚持自己的庙堂立场,头也不回地跟着朱高炽一条路走到黑了。

“走走?”

朱高炽三人沿着宫巷走着,一路无言。

走到了外五龙桥,解缙才开口道:“殿下,臣斗胆猜测一句,陛下刚才所思所想……”

解缙说的是,刚才结束会议时,走出内阁值房的皇帝,那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杨士奇闻言,想要避过身去,下一瞬,却又停下了自己的动作。

一条线上的蚂蚱了,解缙就算猜度圣心,此举有作死嫌疑,他也没法避嫌。

解缙自然知道自己说这话是冒风险的,但其人欲言又止,似乎不知该怎么措辞,机敏如他依旧踌躇了几息,方才说道。

“臣认为,陛下心里恐怕在想……如何对待还有最后一节课就要出狱的姜星火。”

“没错。”朱高炽毫不避讳地承认了。

杨士奇捋着不算长的胡须叹道:“唉,陛下乃天纵英主,岂能为一人所扰?可偏偏是这个姜星火……谪仙临世,说不得便是姜子牙与周文王那般的风云际会。”

“这本应该是天意,却令人感慨。”解缙亦是苦笑道。

如果朱棣是周文王,谁是周武王?

如果论配不配得上“武”字,在他们看来,朱高煦的概率,可比朱高炽大的多了。

“既然已经到了今天的地步,南北直隶竞争推行更化变法,是不可避免的了,那么也没什么好瞒你们的。”

朱高炽看着解缙和杨士奇,这两个已经对他做出了行动表态的青年才俊,算是吐露了一点心声。

“听完这最后一节课,父皇打算拜先生为大明国师。”

“什么?”

“国师?”

解缙和杨士奇齐齐一楞,有多少年,没出现过“国师”这个称谓了。

国师,便是一国之师!

何等煊赫,何等尊荣?

根本不是轻易常设予人的位置,只有对于国家极为重要,重要到不可替代的人,才能坐上这个位置!

可转念一想,两人又不得不服气。

姜星火配不上这个位置吗?

当然配得上,他所提出的任何更化政策,单拿出一两条来,都配得上这个位置,更何况是那么多条。

“可是。”杨士奇苦涩地说道,“姜星火,如果成为大明国师,又站在二皇子那边,我们恐怕真的无法与之抗衡。”

解缙神情落寞地说道:“我不如姜星火远矣。”

朱高炽反而安慰道:“你们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为何?”

解缙若有所思:“是因为殿下觉得,陛下不会让姜星火破坏平衡吗?”

朱高炽没有回答,他也只是某种猜测,并不能落到实处。

不过,依照朱高炽对姜星火人品和性情的了解,这种经天纬地之才,要做也只能做拯救苍生黎庶的大事,决不会囤于一己私利,更不屑于纠缠进什么储君之争。

换言之,恐怕父皇要做的更化变法,以及两个皇子通过更化变法所做的竞争,也不过是姜星火改变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罢了。

朱高炽转身继续往前走:“咱们换个话题,且不论姜先生的影响,便是如何在南直隶推行更化变法,你们可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