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商税则例(第2/5页)

苏辙摇摇头道:“理财只是分配财富,而不能做到增多财富,我也并不反对理财,但自古以来,所有的理财之术,全都是将民间更多的财富,分配给朝廷,亦非是将朝廷和富人的财富分配给穷人,因为分配财富的人就是朝廷。

王学士也就只是嘴上说得好听罢了,但如果你仔细研究过他的新法条例,是不难发现这一点的,这种分配,只是竭泽而渔,就还不如不分。”

张斐道:“苏小先生所言的分配,那是在没有公检法的情况下,一旦有公检法,情况就不一样了。那青苗法的官司就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苏辙点点头道:“不瞒你说,那场官司,的确是消除了一些我对青苗法的担忧,但不代表我会支持新法,我是宁可支持税务司那种行为,也不愿意支持新法,总之,朝廷都已经收了税上去,就不应再与民争利。”

这个主张,他跟他哥哥苏轼是非常一致的,他们是非常反对官榷制度,朝廷就应该只负责收税,其余的都应该交给百姓。

但是王安石认为,将这些财富下放,不会流到百姓手里,会强人垄断,从而形成对百姓,对朝廷的威胁,既然不可能到百姓手里,就不如全部由朝廷垄断。

张斐心里非常清楚,说实在的,他也无法去判断,孰对孰错,只是笑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苏辙问道:“什么办法?”

“借钱啊!”

张斐呵呵道:“谁还没个应急之时,人是如此朝廷亦是如此,可以通过借钱来应急。”

苏辙愣得半响,苦笑道:“这谁敢借?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朝廷会还钱。”

借钱给朝廷,疯了么,朝廷能还你吗?

朝廷不来抢钱,那就是万幸,你还将钱送上门去。

张斐一本正经道:“公检法可以保证。如今河中府不就是深陷债务之中么,但苏小先生认为这形成了一种危机吗?”

苏辙听得眉头一皱,沉吟不语。

回过头一想,目前河中府真的是负债累累,前面要支付盐债的利息,后面又要支付拖欠的军饷,现在还要增多吏的开支。

要是换作以前,不管是哪个官府,早就爆发财政危机,而官府是铁定会想办法赖账的,但如今好像也没有人将这当回事。

官府现在还在加大支出。

这原因就在于,大家都认为官府会还钱,而这份信任不是来自于官府,而是来自于他们公检法。

“但是这种寅吃卯粮又能维持多久?”苏辙不禁又问道。

张斐道:“这只是应急之需,目的就是花钱重新建立起官府的信用,如果大家都不信任官府,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那么在这期间,我们能够想办法消除弊政,解决三冗之祸,令财政得到喘息,那么朝廷很快就还清旧账。

从理财之术来说,寅吃卯粮并不是一种错误的战略,我们赌得只是一个更好的未来,如果未来百姓更够更加富裕,那么税收就会增长,那我们就是赢了。”

苏辙道:“但是赌博总有输赢,我们不一定赢,那如果输了怎么办?”

张斐呵呵笑道:“那就早点去死吧,还能怎么办?”

苏辙惊愕地看着张斐。

张斐道:“难道苏小先生想继续这样的得过且过吗?其实这治国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没得选。”

苏辙陷入沉思之中。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跟大多数人一样,内心还是保守的,他理想社会,就是儒家的太平盛世,轻徭薄赋,大家都省着过,存点钱应对天灾。

这其实也是大宋文臣天团的一大缺陷,虽然其中天才无数,但极度缺乏这种经济头脑,并且他们还反对这种头脑。

别说王安石,如那薛向,可就是朝中为数不多的理财高手,但是在他们看来,薛向就是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小人,不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