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辅(第2/5页)

方才还对答如流的学生们,顿时是一脸懵逼。

一讲到法制之法,他们脑袋就仿佛固化了,转不过来。

“嗯?”

张斐期待地看着他们。

蔡卞讪讪道:“应该一样。”

张斐道:“怎么说?”

蔡卞回答道:“都是以德为主,关系自然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

张斐稍稍点头,又目光扫去,“还有其它答案吗?”

叶祖恰道:“我倒是觉得不一样。”

张斐问道:“又怎说?”

叶祖恰道:“若是一样的话,老师还讲什么。”

张斐笑道:“你们的回答真是充满机智,完全不带依据的。”

学生们都是尴尬不语。

张斐突然又看了眼周边的士大夫们。

几乎人人都是一脸不屑。

你这自娱自乐,故弄玄虚的学问,不值得我们动脑。

只有富弼、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在沉吟思索着,但也未有给出反应。

曹太后也完全是一头雾水,本想问问赵顼,结果发现赵顼比她还呆一些。

张斐微微一笑,“如今这些理念都是非常清晰的,那我们可以来推论一下,到底德主法辅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又来了!

学生们可都非常期待。

这种推论式的教学,虽然令他们感觉自己很笨,但其实也很爽,就好像走迷宫一样,出去那一刻,总是非常爽的,如果不爽的话,他们也不会期待上这课。

“方才我们说过,法家之法重刑罚,而在儒家之法中,恰恰缺乏刑罚,二者是可以直接融合的,因为本身就是互补的,大家也都非常好理解。现在我们看看法是否如刑一样,能与之完美融合。”

张斐又问道:“法制之法的理念是什么?”

“捍卫个人正当权益的一种共识。”

“礼呢?”

“礼可总结为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圣人所想吗?”张斐又问道。

学生们点点头。

张斐问道:“谁想的?”

“孔圣人,三纲之道就是来源于圣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所以在孔圣人之前,就没有君臣父子一说?就不存有男尊女卑?就没有仁、义、礼、智、信?”

“呃……”

“有没有?”

“有。”

“当然有啊!”

张斐道:“这要是没有的话,孔圣人这番话的依据是什么?其实这一点跟李悝的《法经》是一个道理,君臣父子男女本就是一个存在的关系,就是一个约定俗成。

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家都开始不遵守这个约定俗成,导致天下大乱,孔圣人就认为大家不讲规矩,所以天下乱了,那么回到周礼,天下就不会乱了。

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学生们点点头。

虽然张斐说得很粗糙,但基本上还就是这么回事。

张斐又道:“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得出结果,孔圣人之所以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得是天下安定,家庭和谐。”

大家点着头。

张斐又问道:“那么三纲五常的目的呢?是为了体现尊君卑臣,男尊女卑吗?”

“不是。”

“那是什么?”

“也是为了天下安定、家庭和谐。”

“不错。”

张斐点点头道:“这一点是很重要,你们一定要记住,三纲五常的最终目的不是追求男尊女卑,而是说这么做,天下才会安定,家庭才会和谐。哪怕那些山野村夫,他们也是知道这些道理的,就好像他们也知道盗窃是不对的。”

说着,他回到木板前,“那么,我们现在再看看三纲五常与法制之法的关系。这二者的理念是不是非常像似?”

大家是直点头。

这么一解释的话,理念真的很像似。

张斐又问道:“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