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中原民族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第4/4页)

足足两百四十年,算是二十年为一代人,已然是繁衍了十二代人。

个中差异,已然是相差极大。

这也是当时南北汉人的矛盾由来,在当时南方汉人的眼里,北方汉人都已经不能称为汉人了。

是朱元璋,将南北汉人,在经过二百四十年后,再次合并过来。

不过,现在的草原和以前区别很大。

蒙古帝国在占据了如此多大的地盘后,武器军备上已然是不落后了,这对于大明来说,威胁和曾经就完全不一样了。

且草原对于农耕文明的大明,真没太多意义,种不了粮食,一马平川又难守,大军入草原,很容易就被拖死。

就算是第三次满清入主中原,大明也不是被满前灭亡,灭亡明朝的是李自成,满清是趁着中原大乱无主捡了个大漏。

纵观历史,更多时候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称臣纳贡,稍有抬头,那就是派兵打击。

像汉朝对匈奴,唐朝对突厥,回鹘,柔然,高句丽。

现在大明对草原,也是这个路数。

只不过记载史书的文人,对咱们被人打了,那就大呼小叫,大书特书。

咱们打别人往往一笔带过,便就是哪哪不服王化,某某平之。

之所以这般,多数朝代除了开国时期,多数都是文重武轻。

文人和武人天然矛盾,文人自然不可能去歌颂武人。

这般看来,朱英似乎也没太大必要,建轨道针对草原。

这个就看目标了。

首先是草原的大量战马。

古代,信息传播速度,便是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程度。

信息传播得越快,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强度就越高。

海上贸易诚然会让大明整体变得富裕起来,但实际上掌控的力度,反而会因此减少。

因为海上的航行,往往是大半年,乃至于数年一个轮回。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意味着海上贸易,朝廷对其的限制能力,将会变得非常的小。

很容易就会造成地方富而中央弱的情况。

曾经,不将草原纳入中原版图,是因为没有利益。

现在就不同了,大量的骏马可以维持轨道,草原上的一片平原,对于轨道的铺设更是要容易许多。

番薯等高产作物的种植,也能让中原有富足的粮食,去供养草原上的百姓。

人口,版图的增多,意味着大明的强盛,以草原为起点,再来征伐一次欧亚大陆。

有着农耕文明在后背助阵,加上草原骑兵,火器。

将曾经蒙古巅峰时期的版图,全部纳入到大明中来,将不会只是想想,而是切实可行。

所以,在沉默不知多久后,朱英原本有些微微低着的头,缓缓抬起。

一如之前,平静的眼神看着老爷子,声音坚定的说道:“爷爷,轨道的事情,孙儿想做。”

嘭!

朱元璋一巴掌狠狠的拍在桌面上,整个桌子都震动起来,菜溅得四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