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6页)

将要走上官道的百姓回头高声说:“我们商量好了,去镇上领官府发的麦种!”

“你们想好了吗?”现在半山腰的百姓鬼鬼祟祟地向四周看了一眼,接着快步跑来压低声音说,“今年不找巫觋算算吗?”

众人的表情突然紧张了起来。

大周实行“休耕”制,每年百姓都要划出部分土地以备休耕之用。

过去每当播种时间来临,百姓都习惯找巫觋提前卜算一年的收成,并由他们决定今年于何处休耕,甚至于具体如何播种。

若是巫觋提前算出未来将是个大荒之年,百姓便会送上牲畜前去祭祀。

应长川登基后这种现象仍屡禁不止。

不等那个名叫“田伍一”的百姓回话,站在他身旁的女子便高声道:“不找了!听江大人的定然不会出错,既不会出错,那还花那些钱做什么?”

“就是!”另有一人高声应和。

“反正都是为了来年的收成,去官府领麦种不但不会被玄印监抓去服苦役,且还是免费的。总归错不了!”百姓一边说一边向官道走去,唯恐慢人一步。

“况且江大人都说了,这种麦子产量极高,”田伍一挠了挠脑袋,朝那位邻人说,“且不管味道是不是真好,先吃饱不饿肚子再说吧。”

虽说今年怡河两岸迎来了一场大丰收。

但对饥饿的恐惧仍植根于众人的内心之中。

他们才不管这新麦种的味道究竟如何,只要产量够高便好。

一年多时间过去,如今百姓格外相信江玉珣说的话。

“也是……”起先发问的百姓连篮子也不放了,“我和你们一块去!”说着便向官道而去。

“走走!”起先说话的女子回身朝着众人招手道,“去年没赶上屯田垦荒的大好事,今年不能再慢了。”

“说得有理,我们快些走吧!”

去领麦种的百姓越聚越多,等到镇子上时已聚了二十几人。

他们原以为自己去了便能领,没想到了才发现官府门外的人已经排了足足百米远。

百姓播种新麦的热情,似乎远高于众人的想象。

如今新麦种已经分散到了军屯田和怡河两岸百姓们手中,只等过上几天气温变低后便会播撒开来。

新的麦种与过往不同。

除了产量以外最大的区别就是食用方式。

既要推广面粉,那么磨粉的装置也要提前配备到位。

后世小麦面粉推广开来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型石磨。

但如今一切都刚刚开始,官府必须为这群选择种新麦的百姓与军屯田备好石磨。

身着晴蓝色夏衫的江玉珣缓步朝山上而去。

换上玄色便装的天子就走在他的身边。

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名玄印监跟在两人的背后。

江玉珣已经提前派人在附近的山上修了一座磨坊。

今日他便要带皇帝去检查磨坊,若是一切顺利便可迅速在新麦种植区推广开来。

江玉珣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一边对应长川说:

“……石磨就是用来磨面粉的东西。小一点的磨盘凭人力就可推动,但大一点的就要靠牲畜或者其他东西了。比如用风或者用水。”

风力磨坊与水力磨坊都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

但相比较而言,大周这片土地深受季风影响,风力并不稳定。

反倒是多山多水,就连最为干旱的北地,都可依靠慈水修建水力磨坊。

故而江玉珣便决定直接把水力磨坊推广开来。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走到了新修的磨坊旁。

它由木板搭而成,正处于一条小溪之上,不仔细看的话与普通的房子没有什么区别。

爬了半天山的江玉珣不由长舒一口气:“……终于到了,陛下我们先进去看看吧!”说着便向前推开了磨坊的大门。

“好。”应长川随之点头与江玉珣一道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