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6页)

听到“两千石粮食”周围玄印监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大周“九卿”的年俸禄不过两千两百石,江玉珣此番手笔可谓极大。

江玉珣轻轻点头:“到了明年,烈酒的买家便不只是达官显宦了。”

他身旁的玄印监还没有从“烈酒等于奢侈品”的思维模式中转换出来,听到这里便有些不解地问:“江大人为何这样说?”

“单凭他们消化不了这么多酒,”江玉珣看着账单说,“等到了明年这些酒便要分级售卖了,最低一级未经勾兑的纯粮食酒可按一斗百钱的价格进行售卖。”

如今的纯发酵酒售价普遍低于四十钱。

烈酒的价格虽是它一倍还要多,但算上酿造成本,这个价格觉得算不上高。

往后江家内部较为私密的酒坊只产高等级烈酒,普通烈酒皆在外酿造。

江玉珣不由笑道:“只有产量足够高,它才能理所应当地流入折柔境内。”

“原来如此……”玄印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江玉珣的年纪虽小,平常也很好相处,没有一丝半点的官架子。

但是他的言语之间,却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无论他说什么,玄印监都觉得靠谱。

“……对!”听到此处邢治忽然深吸一口气自苇席上站了起来,他略为郑重地向江玉珣行了一礼说,“等到田庄外的大酒坊建好后,草民便想先去北地看一看。”

邢治细眉细眼,看上去有些圆滑世故。

但此刻他的目光却格外认真,气质也变得沉稳起来。

江玉珣连忙朝邢治回了一礼,“邢公子千万不要如此客气,”末了又看着对方的眼睛问,“去北地一事公子可有想好?”

邢治则缓缓点头道:“我近来做生意虽做出了些眉目,但我深知这一切全是多亏了江大人的帮助。若是没有江大人,绝对没有我邢治今日的风光。”

他的语气格外坚决,过往徘徊在眉宇间的纨绔气不知何时消失得一干二净。

说起话来竟然有了几分江湖义气。

要不是玄印监中没有酒,邢治此时定要一口气干上一大杯:“我时刻不敢忘记江大人卖酒的真正目的所在,更不敢耽搁朝中大计。如今昭都酒肆已经安排妥当,不趁着这个时候去北地看看,那还要等到何时?”

听到这里,江玉珣也跟着他一道笑了起来。

——人生来向往光亮。

生活在大周这样的时代,且机会就放在面前,没有人能忍住不去闯出一番事业。

“那好,”江玉珣也端起一杯茶,并朝着邢治高高扬起,“再过上几日,我在昭都替邢公子践行。”

邢治随之一笑:“那我就不和江大人客气了!”

-

来自克寒的使臣与大周签下了一个大单。

他们需要的茶叶太多,自烁林运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故而使臣便先留在了昭都,并在诸位郎官的陪伴下,于怡河平原上四处参观了起来。

江玉珣虽然也想要借这个机会多多了解克寒,但如今已是尚书令的他,并没有太多时间陪使臣参观。

他先忙着安排人将从克寒来的马匹运至北地军马场。

而后又迅速派人将培育好的小麦新种,与西域送来的麦种分送至各大军屯田内,命他们大范围育种并改粟为麦。

江玉珣并不着急推在民间大范围广麦种。

——此时无数百姓正在观望军屯田上的变化,自己只需用产量来说话就可以。

但若有百姓想要种麦,官府也会予他们方便。

赶在秋种开始以前,昭都平原上已经有零星百姓从官府领走麦种,准备在自家田地上小范围地试种、留种。

……

怡河平原,月鞘山山脚下。

五六名百姓结伴而行,直冲着官道而去。

将要走出村寨时,有同村的人抱着竹篮站在半山腰大声问道:“田伍一,你们这是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