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秦始皇帝(第3/4页)

自王贲之后,其他诸卿也纷纷开口献上自己和手下想出来的名号。

白帝、青帝、黑帝……

甚至还有人当场灵机一动,认为秦王政之所以不满意丞相所言的“泰皇”,乃是因为看中了“天皇”一名,忙改掉原本想出来的帝号,尊上“天皇”称号。

秦王政眉头微皱,瞥了那人一眼,见是九卿之一的少府,看其神色,就已经知道对方的想法,心中不由生出不满。

他不喜欢这种耍滑头的人。

“寡人称帝之后,这朝中诸卿也当变一变了,少府之职或当另择贤能。”

秦王政听完诸卿所献帝号后,面容淡漠。

这些帝号,不是古已有之,便是庸俗不堪,真是让人不满啊。

他的目光,最终落到殿中那个一直微笑侍立,静看诸卿献号的年轻人身上。

“大庶长,诸卿皆已言罢,不知你可有为寡人议出帝号。”

殿中诸卿连忙侧首向着赵佗看去。

大殿上的大庶长还有几人,但所有人都知道秦王政叫的是谁。

“此子素来得大王喜爱,不知他能说出什么帝号出来?”

听到大王的呼唤,感觉到诸卿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赵佗就知道,自己是没办法不开口了。

满朝文武,公卿无数,竟然只有他一人知道大王的心意,真是伤脑筋啊。

赵佗朗声道:“臣闻上古三皇者,不过古族首领,其地方不过百里。五帝者,地方亦不过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皆不能制。而今大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此乃三皇五帝亦所不及。”

“臣以为大王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单一皇、帝之号,皆不能与大王功绩相匹,唯有三皇五帝相合,方能追及大王功绩之万一。”

秦王政听到此处,已是心潮涌动。

就是这样!

什么三皇,什么五帝,都是作古的人物,又岂能让寡人来用他们曾经用过的名号。

三皇五帝岂配和寡人相比?

就如此子所言,唯有三皇五帝加在一起,才能与寡人并论!

秦王政双目炯炯,紧盯着赵佗,看他是否能说出那个名号。

赵佗到了此处,亦深吸口气,沉声道:“是故臣以为大王之尊号,可为……帝皇!”

帝皇!

此话一出,殿中沉默一片,诸卿皆目光怪异的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大庶长。

“此子谄媚功夫竟恐怖如斯!”

廷尉李斯眼皮猛跳。

他本以为那些博士宫里的博士谄媚功夫就很强了,跳出“帝”字,乃用上古“皇”号,其所言“泰皇”之尊贵让人无话可说,所以他李斯才会和丞相、御史大夫进行附和。

哪知道,这赵佗小小年纪,竟然敢胆大到用三皇五帝相加,提出“帝皇”之号。

帝皇。

光是听这名号,就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已是胜过众人所言。

帝榻之上,秦王政眉头轻挑,嘴角露出淡淡的笑。

他果然没看错,整个殿中只有这年纪最小的赵佗最为接近他的心意。

提出了一个高于三皇五帝,且独一无二的尊号。

只是,这“帝皇”之号,又和他心中所想的还是略有不同。

这让秦王政在感到欣慰的同时,又松了一口气。

他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思,但也不希望有人能看透自己的心思。

如果赵佗这小子,真的当众说出那个他秦王政自己想出来的名号,反而会让秦王政感到一丝忌惮。

帝王之心,你可以揣摩逢迎,但如果真的摸透了,那也就离死不远了。

韩非子所言: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君。

如果君主心中所想被臣下看的一清二楚,那臣子就会产生奸意,做出“弑其主,代其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