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秦始皇帝(第2/4页)

赵佗跟着诸卿一起行礼相拜。

紧接着,秦王政就发挥一贯作风,直入主题。

“寡人平一宇内,君临四海,当更换名号,方可称成功,传后世。昔令诸卿议帝号,今日可奏禀。”

秦王政压抑住心情,沉声开口,他看着殿中诸臣,眼中有光芒闪动。

关于帝号之事,秦王政作为性格刚强霸道之君主,心中又岂会没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早有答案。

他之所以大张旗鼓的让诸卿议帝号,一来是要将此事当做秦国最重要的事情来办,让秦国所有的公卿臣僚都为这件事忙碌和思索,让整个秦国的人都期待着他的帝号。

只有这样,才能显得隆重。

二来,他则是期待自己手下的臣僚中,是否能有与他心思接近者。

有人,能理解他的心意吗?

此时,大王话音落下后。

右丞相隗状咳了两声,便和左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一起共上尊号。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莫大焉,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乃古之帝王亦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故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泰皇!

此话一出,殿中那些还心怀帝号,欲要讨得大王欢心的公卿皆是一惊。

治粟内史王戊双眼大睁,瞪着隗状等人,把自己心中所想的“白帝”之名默默吞回了肚子。

好一群老家伙,自己和府中下吏想了那么久,一直都在“帝”字上打转。

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已经扯到了“皇”上去,而且除了帝号之外,他们还将天子自称什么的全弄出来了,这般齐全的叫法还让人怎么比。

其他诸卿也皱起了眉头,感觉自己心中所想的名号,与这“泰皇”相比,弱了不止一筹的样子。

赵佗眉头一挑,暗道一声果然如此。

那些博士最是熟读经典,知道在上古诸帝之前还有三皇之名,都是传说中神祇圣贤一般的人物。

按照大众的观念,认为越古老的东西越尊贵,故而皇高于帝,帝高于王。

如今他们跳过“帝”字,直接选择“皇”号,却是在格调上要胜“帝”一筹。

怪不得丞相和御史大夫相互通气后,共同认定了这个帝号。

然而帝榻之上,秦王政只是脸色微微颔首,却没有马上决定的意思。

泰皇。

听上去不错。

但对秦王政来说,“皇”这个字太过古老,所称之人更是伏羲、女娲这类传说中的人物,不免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秦国是个务实的国家,秦王政更是个看中实利的人。

相比“皇”字。

“帝”这个在当今时代,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尊号,更符合他的心意,故而所下诏书才会直言“议帝号”三字。

当然,这些都是其次。

真正让他对这个“泰皇”感到不满意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个尊号乃古已有之。

他秦王政平定天下,其功勋大业自上古以来未尝有能匹敌者。

这样伟大的功绩,自是要用独一无二的尊号才行。

他秦王政,是天下间唯一的君王。

他的帝号,也当是天下间独一无二的尊号。

他的帝号,将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故秦王政略一颔首,目光便从饱含期待的两位丞相脸上移过,望着殿中诸臣道:“诸卿可还有他议?”

此话一出,诸位公卿顿时脸露欣喜。

大王并未当场认可“泰皇”之号,证明他们还有机会。

丞相、御史大夫之后,自是以邦尉为尊。

只见王贲开口:“臣认为我大秦以强军征服天下,可用‘武’为尊号,号为‘武帝’,尽展我大秦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