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法家治国(第3/3页)

听到这话,赵佗眉头猛跳。

好个李斯,杀心竟如此之重,竟然想一次把三王全杀了。

不过他略一细想,这还真能干的出来。

历史上齐王建都没有反抗,被后胜说的开城投降,最后还落了个饿死于松柏之间的下场。

如今齐国连续反抗秦军,打了两次甄城之战,齐人加起来出兵四十万,这样的态度,相比原本的历史更加恶劣。李斯提议将其诛杀,不算离谱。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李斯之言,等到李斯的话说完后,就马上有另一人开口反对。

“大王,臣以为若一举而杀三王,虽能震慑天下,但也太过残酷,恐会引来天下人不满。且我秦国以使者诱降齐王,如今却反杀之,如此行为恐有损威严。”

“齐人若见齐王被杀,说不定还会怀恨于心,让齐地再起反复,不若以恩抚齐王,以刑惩燕、代两王,如此更当稳妥。”

赵佗举目看去,见说话之人四十余岁,乃是左丞相王绾。

赵佗听说这位王丞相来自山东,多与儒生亲近,办事做法相较李斯,更偏为温和一些。

听到王绾这么一说,李斯摇头道:“王丞相所言差矣,试问何为威严?”

“大王派兵灭楚,齐王阻之。”

“大王诏收田假等贼,齐王抗之。”

“此等行为若是不惩,那才是真正的没有威严可言。所谓威严者,当是震慑天下,使民不敢犯禁作奸,乱制欺上,如此便为威严!”

“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如今天下初定,诸侯之民不识法度,正当以刑诛三王,以威慑天下。则诸侯之民不敢有反抗我秦法之心。”

“若敢反抗,这三王便是他们的下场。这样一来就是杀三王而震天下。让天下庶民皆不敢犯罪。此亦是商君所言: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李斯引用法家理论,言谈之间尽是肃杀之意。

他为廷尉,秦国又是尊法而治国,这些话甚合法家理念。

老丞相隗状眼观鼻,鼻观心,一语不发。

左丞相王绾眉头皱起,心里有些不满,但也没有再开口反驳。

赵佗脸色微变,感到一股深深的寒意。

他之前在外征战,军中法律虽然严酷,但因为是用兵打仗,军纪军法是必要的东西,所以赵佗感触还不深。

现在回朝参政,方才真正感受到秦国法家的残酷。

怪不得后世常言“秦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

如今天下初定,李斯想的不是如何去获得民心,反而是将“三王”拿来做典型,用他们来威慑天下万民。

杀三王而震天下。

让万民不敢犯罪,以达到以杀去杀,以刑去刑的效果。

赵佗打了个寒颤,脑袋里又不由想起昨晚的噩梦。

虽然已忘了大半,但残存的点滴画面,依旧让他不寒而栗。

他眼见帝榻上的秦王政意有所动,便知道自己不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