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回 铁蹄踏碎贺兰山(上)(第3/4页)

曹操听罢,并不鄙夷,反而赞道:“李乾顺此人,也是个敢下注的!以女军守皇城,可见他真个是全力以赴,要毕其功于一役,吾等若不到此,说不定真便被他打下偌大基业!此人能有这等心志,尽取秦土后,苦心经营一回,未必不能与金国争锋。”

花荣在一旁笑道:“若论胆色,哥哥的胆色难道小过他?踏浪千里取王城,此古人未有之伟业!何况哥哥的手段,更是高明,我等兵出潼关已逾一月,西夏人竟仍懵懂未知,便是灭国也不为冤也!”

老曹大笑:“贤弟所言不错,吾既来此,便是西夏当灭!”

当即定计道:“姚兴、曲端、黄友、焦挺、石宝听令!”

五个精神抖擞,挺腰抱拳:“末将在!”

曹操道:“令你五个,各领一千兵马,自陆路杀去,围了他南、西、北三面,共计五个城门,虚张声势,却不必真个打城,只不放他一人离去,便算功劳。”

又道:“三娘、花荣、时迁,都随我走,待天黑,乘皮筏直抵东城下,一举抢了他城!”

曲端惊道:“武帅,这是存心要瓮中捉鳖呀!”

老曹笑道:“我费了无数周折,方得到此,自然要一口吃个肥圆,呵呵,待把他留守的后妃群臣一举成擒,再看我如何摆布那李乾顺!”

姚兴等人见他意兴飞扬,也都不由豪情勃发,待中午用了战饭,日影一移,便各自领军而去。

曹操这时不慌不忙,直到天色将黑,才领军上了筏子,沿着河水而去。

却说西夏自出兵以来,一路高歌猛进,今日胜一阵、明日下一城,数月以来,捷报连连,整个兴庆府,无日不沉浸在狂欢之中。

任谁都看出来局势之佳——强金残辽,都在争抢宋土,他哪里还有力西顾?

至于金国,虽然厉害,毕竟人少,占了偌大辽土,再取宋土,早已肚胀腹圆。

而西夏这一趟出兵,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具,潼关以西,皆入掌心,说不定打得顺利,晋地、汉中,也要入手。

如此一来疆土暴增,要多出多少显宦要职?

因此那些贵胄子弟,稍有门路的,都要挤进前线大军中,以便抢夺军功,以至于堂堂国都,竟是空虚无比。

而曹操潜行奇袭夺兰州、踏浪涉险下黄河,这番举措如今尽显其功:

陇右一带,李助高歌猛进,又有刘锜汇合其父刘仲武,领着三四千河熙军杀出助战,求援的使者,尚在崎岖山道里狂奔,老曹却已来到了一无所知的兴庆府城下。

黄昏时候,一支又一支宋军,陆续出现在兴庆府南、北、西五座城门外。

守军远远见了,慌慌关了城门,向城内示警。

太子李仁爱、国相李遇昌,便似挨了当头一棒。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年大宋五路大军、数十万甲士来伐,也不曾杀到的兴庆府,怎么会在捷报频传之际,忽然被人围了三面?

思来想去,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便只有一个原因:

这些宋军,都是此前被国主杀散的宋军,不知如何聚拢在一处,只因后退无路,有那等胆大包天的,想得一招“奇袭兴庆府”的妙计。

“看清了”宋军的来路,李遇昌愤怒咆哮:“灵州守将真个当杀!数千人渡河,他竟视若不见么?”

当即写了军令,令人坐了快船,自东门而出,要渡河往灵州,调留守兵马回援勤王。

这信使慌慌张张出城,逆水行舟,好容易挨到了黄河里,忽见一大片皮筏,遮蔽河面,顺水而下。

信使看得呆了,回头对划船的水军道:“如何这般多皮筏?”

那水军尚没答他,当先一条筏子上,花荣指着信使道:“这必是求援的使者,且让他认一认花某神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