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回 铁蹄踏碎贺兰山(上)(第2/4页)

老曹眼见士气大为恢复,心中一定,又令人搬出事先准备的酒水,让众人饮酒御寒。

次日,众军重新登筏,复向北行,数日之间,陆续过得青铜峡、灵州。

青铜峡也是黄河绝险处,只是此峡长仅十里,比之黑山峡,不可同日而语。

但即便如此,也自折了一二百人,前后损失相加,比一场大战也不逊色,只是没有伤兵罢了。

此时自兰州出发,已经八日,距离兴庆府,不过咫尺。

眼见日色西沉,恰好遇过一片芦苇荡,老曹便令停泊在此,把大军藏匿在芦苇中,找来黄友,商议攻城之策。

黄友追随种师中近二十年,数次随大军征西夏,虽不曾真个打到过兴庆府,于其大致情况,倒也熟知,便把兴庆府情形,又细细说于老曹等人。

兴庆府者,原系宋朝灵州怀远县也,东临黄河,西枕贺兰山,亦是形胜之地。

咸平四年(1001年),党项首领李继迁占了此处,二十年后,其子李德明于此修造宫殿,定为都城,乃名兴州。

直至德明之子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这才有了兴庆府之名。

建成百年,数朝修缮,如今城池周长十八九里,护城河阔十丈,南北各两门,东西各一门,宽街长道,划分得二十余坊。

只不过西夏毕竟贫瘠,即便都城之中,除皇宫、权贵宅邸尚显堂皇外,其余民居,也都是些低矮土屋。

“十丈城河?”老曹听罢,眼神一亮,揣摩道:“西北之地不比江南,十丈河道着实是不窄了!兴庆府距黄河不过二三十里,它这条城河,若不贯通黄河,哪得这等磅礴水势?”

城河通附近河道,乃是惯例,便似汴京、郑州一带城河,皆通黄河,苏州城河,则通运河。

黄友也明白了老曹意思,却又疑惑道:“武帅之意,是要乘着筏子直抵城下?只是……”

老曹见他欲言又止,呵呵一笑,把住手臂道:“老黄,你我如今,也算出生入死的交情,什么话还不能当面说?”

他的笼络手段,真个驾轻就熟,小小一个动作,便让黄友心中一暖,当即说出自家顾虑来。

“末将是觉得,这般行事,固然有出其不意之效,可那筏子又载不得云梯等等,城墙高高,却难生翼飞上。”

曹操微笑道:“原来如此,黄将军且放宽心。我这些弟兄中,多有身怀绝艺的人,兴庆府城墙再高,比之雁门关如何?”

说罢,回头叫一声:“时迁!”

“小弟在此!”时迁笑嘻嘻,露出一嘴稀碎小米牙,一蹿到了面前。

曹操见他这伶俐模样,顿时便觉心安,笑呵呵道:“好兄弟,你今休辞劳苦,让张良载了你,去为大军探探道路,顺便瞄一眼那城墙,心里有个预备。”

“小弟得令!这便出发,哥哥只顾放心便是。”

时迁一抱拳,拉着张良去到河边,解下一个小筏子来,两个乘了,顺着落日下金光滚滚的河流,远远向北飘去。

时迁这一去,直到次日天光方回,却是和张良两个,背着筏子,自陆地上走了回来。

同曹操禀告道:“哥哥,小弟这一番打探的清楚,兴庆府那城河,果然直通黄河,便是大船,亦可进入。那入河之处,乃是黄河渡口所在,若在平常,有五千西夏军守把在此,以防宋军渡河。”

老曹听了,先是一惊,随即笑道:“既然是为了防止宋军渡河,如今想必都调走了?”

时迁佩服道:“哥哥所言正是!李乾顺那厮,只愁兵马不够使,凡是能调之兵,都随他杀去了宋境,如今坐镇城中的,乃是太子李仁爱,此子不过十三四岁,由国相李遇昌辅佐。兵马只得五千,其中四千,乃是麻魁军。”

黄友在一旁,见曹操不解,连忙道:“麻魁军者,乃是当年梁太后精选诸寨健妇组建,即西夏之女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