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4页)

倒是纪望菊,暗搓搓的想用马,叫桃榆给怼了回去。

热辣的夏月,日子有些燥闷,忙中又闲。

桃榆把卧房窗外成熟的桃子都给摘了下来,果子还不少,装了一大筲箕。

这时节里村里许多人家都有,倒是不必给谁送去。

他在院子的凉棚底下削了个尝尝,脆倒是脆,就是不如何甜,雨水多了难免如此。

吃了两口就放下了,倒是一旁看着的霍戍不嫌,拿去咬的脆响。

“小桃子。”

“嗯?”

桃榆挑拣着几个看起来甜的留下,想着其余的干脆做果酒好了,桃子久放不得,时日长了就该腐坏。

霍戍捏着手里的桃子,看了看面前的桃榆,又看了看手里的果子。

不甚相像。

诧异为什么是小桃子。

“因为大伯说想年年瓜果丰收,家里的哥儿就都带个果,求个好兆头。”

桃榆道:“我年纪小些,出生的也晚。彼时已经有梨有杏了,我还没出生爹就着急忙慌的先取了桃,怕叫叔伯们家的哥儿把好果子抢完了。”

霍戍轻笑了一声。

“我出生以后爹欢喜的不行,早早的给我选了一间向阳的卧房,寻了几株桃树在窗口种下。”

春时见桃花,秋时摘桃果。

桃榆身体虽然不好,但属实是在爱与关怀之中长大的。

霍戍道:“今虽吃上了桃子,却还不曾见过窗口的桃花开。”

“明年我可以看看。”

桃榆闻言看向霍戍:“明春不走商了么?”

“走。”

霍戍道:“我们不去,让范伯和阿守带着人出去吧,商路已经走了一遍,再行会比头一次好走许多。”

而且有了经验,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可以更齐备。

“也好,这边总也要人。”

八月里,粮食陆续晾晒后收进了仓。

今年稻谷秕谷多,分散出去挺是费力,几乎家家都能听见风扇车不断鼓动的声音。

纪家二十亩田的稻谷,收回来时有四十二石粮食,刨去了稻草,晒干风去秕谷,少了足足两石的量。

比之去年少了五六石粮。

纪家的田地料理的还不错,一应是舍得请人浇灌下肥料,此次姑且只有这些粮产,寻常的人家就更难说了。

纪扬宗盘算着,除却缴纳州府四成的粮食,还能剩下二十四石。

霍戍道了一句:“秋收粮食少,今年粮价当涨。”

“是该涨的,否则农户要没得活。不过涨不涨的,家里的粮食也全然足够吃了。”

纪扬宗道:“城里铺子的你也甭外叫去买米,用自家的,今年家里不外卖稻谷。”

霍戍应了一声。

八月里纪扬宗忙着上各家录粮产,九月里州府就会出当年的税收情况,往年知府的规矩是十一月前必须把赋税产税一并都缴到州府去。

今年换任了新知府,还不晓得这知府是个什么规矩。

不过依照纪扬宗这么多年做里正的经验,就是再晚也不会晚到十一月,毕竟州府也还得整理回报朝廷地方上的秋收情况。

他还是赶早的把事情料理妥当,要是新知府催的紧,他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家里的粮食拾整完毕后,霍戍和桃榆空闲出来,去城里看了看骑射场。

工队倒是尽心,月余的时间,地基已经大好,已然能看出些骑射场的模样了。

能有此进程,不光是工队的人多麻利,也是范伯等人在骑射场上帮忙的缘故。

很快进了九月,霍戍和桃榆收到了两家要办喜事的邀请,都是手底下先前跟着他走商的人。

到目前为止,他拢共已经知道了三家要办事。

秋后粮食进仓,农户慢慢闲了下来,一应寿诞,婚宴,乱七八糟的席面儿是最多的时节,倒是也不奇怪。

不过往年都是税收缴纳以后宴席才多起来,这朝还挺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