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微创手术新时代(第2/4页)

给原本就有的手术机器人多配了一个控制台,这样就能让两名医生分别操控机械臂,在同一时间,做不同的手术了。

骨科医生先是控制着机械臂,将患者左右大腿上的钢筋取出,随后清创,缝合。

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只是流了一点血,就做完了。

另一头,血管外科医生面临的是更加凶险的髋部钢筋取出手术。

为防止术中大出血的发生,取出钢筋前,便使用手术机器人,在腹主动脉里放置了球囊。

这样术中一旦出现大出血,就可以立即扩张球囊堵住血管,阻断血供,为医护人员留出约30分钟的急救黄金时间。

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患者血管和神经损伤风险被降到了最低。

于是,机械臂精准地夹住患者腹部的钢筋,沿着既定路线开始缓慢地退出人体。

在腔镜导航系统的动态监视下,钢筋缓慢地退出了第一个1cm。

此时此刻,手术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每个人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默默地注视着屏幕中跬步后退的钢筋。

尽管初次贯通伤并没有造成致命性伤害,但只要拔出过程稍有不慎,过度位移带来的损伤随时有可能引起二次出血。

然而机械臂仿佛没有感受到这股千钧压力,坚定而而缓慢地,将钢筋一厘米接着一厘米地按照原有的伤道逐渐退出。

30分钟后,最后1cm钢筋完整地退出了患者体外。

整个过程中,机械臂都没有发生一丝偏差,也没有过任何颤抖,异常可靠地完成了任务。

没有发生大出血,也没有造成主要血管神经的损伤。

在场所有人顿时都松了口气。

两个小时后,随着最后一根缝线线结在不知疲倦的机械臂中固定和剪短,清创工作也顺利完成。

这场长达4个小时的艰苦抢救,在惊心动魄却井然有序的氛围中,终于落下帷幕。

伤者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生命体征,最终从鬼门关前被强拽了回来,当晚便顺利苏醒。

经此一役,三清的全功能手术机器人彻底俘获了外科医生们的欢心。

他们告别了开膛破肚的野蛮施法时代,就像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在天机翱翔的飞机驾驶员一般,以势不可挡之姿,一头扎进了微创手术智能化的新世界。

当然,要想高速冲进微创手术智能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条件。

那就是手术机器人的价格。

在此之前,达芬奇机器人动辄数千万的高昂价格,便是阻碍微创智能手术普及的最大阻碍。

幸好,这次遇到的是国产巨头三清。

要论降本增效,终结天价,没有人比华夏人更懂。

无论什么东西,当华夏人生产不出来的时候,就卖得特别贵。

一旦华夏能生产出来了,瞬间就变成了白菜价。

盾构机,液晶面板,芯片,MRI……都是如此。

手术机器人自然也不会例外。

……

昆市,三清总部。

“卫总,我们的手术机器人实在太受欢迎了。”

“很多医院的医生都跑来参观学习,然后都在问到底多少钱一台?”

“您看,我们什么时候把价格定下来,再公布出去呢?”

王大力斟酌着语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着平静,问道。

不过他那急促的呼吸,情不自禁挥动的双手,还是表露了内心的激动。

卫康将目光从手中的临床实验报告上收回,略一沉思,便给出了答案。

“确实该到定价的时候了。”

“我记得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是3000万一台吧,那我们就把价格定在十分之一好了。”

“哈?”王大力听到这句话,不由愣住了。

虽然他早有准备,自家机器人肯定会卖得比达芬奇便宜,大概会在百万价位,但没想到会这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