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3/3页)

也就是说,有人利用墓道中壁画的残灰旧泥精心制作了一批假画。

再把这批假画和未曾失盗的另外十五块壁画整体拼接,更证实了何雨的推断:这批假画之间的连接可谓天衣无缝,但与库中幸存的壁画相比,泥板的茬口却完全对不上——难怪彭彪在法庭上大呼冤枉,因为单从照片上看,根本分辨不出真假壁画之间的细微差异。也就是说,费尽千辛万苦追到手的文物原来竟是一批制作精美的仿品!

何雨他们被这个结论惊呆了:本案除了小老汉、彭彪之外,又多出了一个造假的第三者!

一切都被全然颠覆了,整个案件前功尽弃,这一切在公安局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警察讥讽文物缉私队是打假队,顺口溜一时满天飞:

缉私队,真能干,

吃完捞面吃干饭。

头拱地,背朝天,

抓了小贼跑首犯。

香港转,澳门玩,

追回假画一大片……

事隔很久以后,何雨还能记得曾英杰从齐若雷那里回来时的脸色,阴沉得简直能拧出水来。可到了动员会上,他突然像换了一个人。

“我说咱不丢人,丢掉的应该是咱们的轻敌,首先是我本人的麻痹,差一点给人家涮了个大跟头——谢天谢地这人还没有丢大发,要真是过了检察院,起诉到法院,把两个小子敲了脑袋,那时候可把咱们的锅底都砸了,说不定他们前脚走,咱后脚就得住进去。”

他的声音接着提高了八度,咬着牙根儿说:

“这回多亏有了何雨,让咱有幸碰上个一流对手,这才叫够手、过瘾,不要看他现在偷着乐,抓不住他咱缉私队的牌子就甭再挂,我曾英杰三个字从此倒着写!”

弟兄们摩拳擦掌一片喊叫,何雨知道,英杰就是这种虎死不倒威的主儿,这种百折不挠的劲头,正是她喜欢英杰的地方。

眼下,不用说大家也明白,只有找到这个神秘的画家,查明假画的始作俑者,才能接近真品。缉私队全员上阵,倾巢出动,根据抓钩儿提供那人长发披肩的特征,很快在全市画界中排查出了嫌疑人。将照片拿给抓钩儿辨认,他一下子就指认出了本市号称画疯子的郭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