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孟加拉总督的提议(第2/4页)

不过,唯一的缺点是这片地区有洼地和沼泽,多蚊虫,容易滋生疟疾和其他热带病,对齐国商人及家属存在一定的健康威胁。

好在莫卧儿帝国有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江陵堡在两年时间,花费十数万汉洲银元,陆续将附近一公里范围内的洼地和沼泽统统给填平了。而位于城堡南边的大片森林,也清出一大片开阔地,大大减少了蚊虫毒蛇的滋生环境。

其实,江陵堡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各项设施并不特别完善,尤其是外围防御,更是比较简陋。除了方圆不到两百米的核心城堡是砖石水泥构造外,外围城寨大多是以巨木和夯土所建,以莫卧儿人动辄数万军队的规模,四下围攻,辅以火炮轰击,再不计伤亡的话,完全可以将其攻克。

但不知为何,孟加拉总督沙伊斯塔汗似乎并不愿对齐国下死手,不仅在进攻孟加拉境内的齐国商站和据点时,行动异常迟缓,以至于让众多齐国商人能及时撤离,而且在派军队围攻江陵堡时,也只动员了四千余部队。

在一番劝降失败后,莫卧儿军队曾试着对江陵堡发起过一次进攻,被齐国人以猛烈的火炮击退。此后,莫卧儿军队便没有任何举动了,只是远远地驻扎在南边那片空旷地带,监视和围困江陵堡。

两个月前,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就从各种渠道,得知齐国即将跨海大举进攻莫卧儿帝国的消息。为此,帝国皇帝决定先发制人,命令各地总督立即进攻境内的齐国各个商站、据点,要将齐国商人尽数捕获,拿为人质。

没错,皇帝的命令确实有些让人意外,要求各地总督进攻齐国商站据点时,尽量不要杀伤齐国商人,最好将他们全数活捉。

各地总督们私下猜测,皇帝陛下可能也不愿跟齐国彻底撕破脸,除了忌惮对方强横的海上力量外,还贪图对方提供的巨量税收,以及品类繁多的实用商品。

齐国的钢条和铁制品不仅质量更优,而且价格还更低,是莫卧儿帝国最为依赖的战略物资;他们提供的茶叶,已经是帝国中上层贵族和富裕商人彰显身份的主要饮品之一;精美的瓷器、细腻工整的景泰蓝,更是宫廷和贵族宅邸的主要藏品;莫卧儿国内的蔗糖供应,也为齐国商人全面垄断。

珍珠、漆器、丝绸、香水、油料、皮具……,等等,无数的商品,精妙的作用,让莫卧儿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哦,还有他们备受争议的棉织品。说实话,齐国生产的棉织品更为轻薄,更为通透,印花上色也更为鲜艳,远比莫卧儿人自己生产的棉织品更为优良,深受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喜爱。

但是,大量涌入的齐国棉织品却对莫卧儿帝国的支柱性产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数十上百万人受到影响,对帝国税费的征收,更是致命的。

因而,皇帝陛下才不得不对齐国采取一些强硬措施,提高齐国棉织品进口税率,并限制输入数量,以保护莫卧儿人自己的棉织品产业。

然而,齐国以贸易争端和遭到莫卧儿帝国歧视性对待为理由,准备要对帝国发起一场入侵战争。皇帝陛下对此,自然要针锋相对,不可能在面对齐国的军事威胁下,而轻易屈服。

但是,基于种种考虑,皇帝陛下可能还是希望与齐国避免一场浩大的战争,双方能坐下来好好谈谈,消除分歧,恢复昔日彼此友好合作的局面。因而才会要求各地总督勿要杀伤齐国商人,试图将他们拿人质,以利于后期同齐国人谈判。

既然伟大的皇帝陛下都生出不愿跟齐国彻底撕破脸的心思,那么身为孟加拉总督的沙伊斯塔汗就更不想与齐国发生直面冲突。署理孟加拉事务十余年,沙伊斯塔汗同齐国人、荷兰人、英国人、葡萄牙人以及法国人都打过无数次交道,深知这些外来势力的背景,以及他们身后强大的海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