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定胜天?(第3/3页)

十年前,亚辛·谢亚迪被印度商社推荐给农林部水利司,成为一名水利大匠,同时也获得了齐国臣民的身份。未多久,便被派至临海地区,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

汉洲西部的气候和环境与亚里巴王国类似,都是以荒漠、戈壁地形为主,同样面临水力资源短缺的窘境。不过,汉洲西部地区还是有十几条季节性的河流,这比全国大部分地区皆为沙漠的亚里巴王国要强出一点,更为难得的是,汉洲西部地形较为平坦,没有高峻的山脉和纵横的沟谷,引水条件也相对较好。

亚辛·谢亚迪针对汉洲西部地区高温少雨,蒸发量大的特点,充分借鉴亚里巴王国境内众多阿夫拉贾渠的模式,将此前修建的引水渠从明渠改为暗渠,并使用大量的水泥、砖块加强水渠的防渗跑漏。

水渠通过重力原理,将几条季节性河流的水源不断输送到数公里外甚至更远的水库、堰塘,以及农田。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错综复杂的引水沟渠从高到低,或直或弯,仿佛蜘蛛网般覆盖了临海周边数十个乡镇村屯,为无数的农田提供了必要的灌溉水源。

据亚辛·谢亚迪介绍,遍布亚里巴王国的阿夫拉贾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修建水渠,将山泉水、山谷水等通过重力原理,源源不断输送到附近乃至更远距离的农田里,在这个时期,可以说亚里巴人在用水领域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他们遇山凿出隧道,遇沟搭建桥梁,整个阿夫拉贾渠其实最多只有约20厘米宽、30厘米深,全部由人力修建而成,在亚里巴王国全境共有3000多处。水渠虽小,却在2000多年历史中将珍贵的活水引到了村镇。之后,亚里巴人还制定了一套十分缜密而智慧的用水之道,他们将水源按照饮用烹饪、洗浴净身、浇水灌溉划分为三个优先使用级别。

“椰枣林树荫下鲜花盛开,气温宜人。周围一条条水渠里不停奏响欢快的汩汩声,古朴的真神寺旁,水池边的信徒彼此微笑打着招呼。虽然地处干旱地区,却让人有种置身于热带水乡的感觉。”

古老的亚里巴人在极为干旱炎热的环境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绿洲奇迹,有阿夫拉贾渠就有绿洲,有绿洲就能种植作物,有农作物,就能养育无数的真神教的子民。

有鉴于亚辛·谢亚迪修建的汉洲版“阿夫拉贾渠”的成功,临海地方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里,将辖下所有的村屯定居点都覆盖这种水渠,将尽可能多的水源留在陆地上,而不至于白白流淌至大海。

被临海地区任命为水利建设总督察的亚辛·谢亚迪也表示,将尽自己的所有努力,为临海以及西部地区,建设和规划更多的优良水利工程。蔬菜、瓜果、粮食、人造林等,所到之处,所栽之物,没有一块田地会因为缺水而荒废。

“我们皇帝陛下曾说过一句话,只要立志为坚,并肯付出艰辛的努力,终能改天换地,将无数的不可能变为现实。”樊桂祥脸上带着缅怀的神情,“犹记得二十多年前,刚刚来到汉洲本土,那可是荒野遍地,人烟稀少。可如今,咱们大齐已有数百万人口,建立的城镇乡村无数,物产充裕,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所以呀,咱们心里可以有神明,但更重要的是,咱们要相信,一切的创造和获得,都可以靠我们自己一手一脚拼搏出来的。”

“樊,我觉得还要加上一条。”贝洛蒂若有所思地说道:“一切的创造和获得,必须有一个伟大的统治者来引领——比如说我们齐国的皇帝,还要制定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并愿意保护他的子民。”

“当然!三十年来,我们的皇帝一向是爱民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