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昭昭天命”(第3/4页)

建业港每天都有十数艘大中型运输商船,将建业城众多工厂生产的无数制成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汉洲其他地区,以及南洋、中南、大明、日本、朝鲜、波斯等各个国家和地区。

这座汉洲境内最大的城市,虽然人口规模远远不如伦敦(这个时期的伦敦人口已突破四十万),但其创造的财富可能一点也不亚于伦敦。另外,建业城的整体规划也比伦敦更为科学合理,街道宽敞,建筑物布局严整,仿佛是提前就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蓝图规划。

不过,稍稍遗憾的是,建业城如同他们经过的那座新乡城一样,城里草木植物非常少,与郊外大片大片的森林和绿油油的农田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这样的做法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城里的蚊虫数量明显减少。

另外,汉洲人对整个城市的环境卫生要求,有执着的追求,不仅在城里建了许多公共厕所,并定时清理,还规定了严禁随意倾倒垃圾的法令,使得整个城市异常干净整洁。在不考虑湿热的气候因素条件的话,建业城应该比欧洲所有的城市都要宜居。

不得不承认,从各个方面来说,汉洲都是一个富强、文明、先进的地区大国。尽管他们目前的人口规模尚不及英格兰(包括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人口五百余万),影响力也未扩散至欧洲,但汉洲凭借其异乎寻常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快速增长的人口,迟早会成为颇具世界影响力的全球大国。

正是感受到汉洲的崛起之势和他们所处的海洋地理位置,麦克米伦子爵更加坚定地认为,与这个国家结成战略性联盟,不论对英格兰的东方贸易发展大有裨益,而且还能助力于英国更加顺利地建立海上霸权。

——

“王上对英国人的到访,有什么具体的指示没?”

内阁总理府的一间公事房中,齐国鸿胪寺卿黄子加品着茶,瞥了一眼稍显疲态的内阁总理张文琪。

“王上没有具体指示。”张文琪摇头说道:“王上目前最为关注的是大明境内局势的发展。至于英国人的来访,你们鸿胪寺且先跟他们接触一下,听听说些什么。不能再将人家一国使者这么凉着,那可就失了齐国之仪了。”

“荷兰人似乎对英国使团的来访特别关注。”黄子加轻声说道:“荷兰大使文森特·扬森一个月来,两次前来我鸿胪寺拜访,谈及了如何进一步加强齐荷两国深度合作的建设性意见。”

“荷兰是担心我们与英国人接近,以防危及他们的东方利益。”张文琪笑了笑,“不过,我们齐国的外交指导方针暂时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欧洲,依然是重点发展与荷兰的关系。英国嘛,还是按照王上的一贯的态度,尽量限制和压制他们在印度的发展。”

“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印度、阿拉伯、红海、南非等地区设局布点,已经陆续建立了一系列稳固的据点和补给港口。而英国的海上势力尚未扩展到非洲南端,并且还跟荷兰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海上战争,实力肯定受到极大的削弱。我不认为,在印度洋地区,英国会对我们齐国构成直接威胁。”

“你还是坚持认为,未来能对我们齐国构成直接威胁的是统一后的大陆?”张文琪看着一脸郑重的黄子加。

“不是吗?统一后的大陆,可是拥有数千万人口、深厚的历史底蕴、富饶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在这种情势下,只要大陆政权保持统一和稳定,自然会成为地区强国。”黄子加表情严肃地说道:“而且纵观华夏历史,凡是强大起来的大陆国家,必然会成为东方的主导力量。我齐国面对统一而强大的神州大陆,不要说移民事务再难推进下去,就是我们在该地区据有的重大商业利益,恐怕也无法继续持有。这与我齐国所追求的昭昭天命,是明显有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