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正气存天地 死亦大唐魂!!!(第4/6页)

是也,天幕之前也说了的。

而一部分代价如何,他们也看到了。

那这之后呢?

【封常清,高仙芝于军中将士的高呼喊冤中被斩首,哥舒翰明知出兵进攻是注定的败局之战,却也仍恸哭着去赴死。】

【还有其他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诸如郭子仪,李光弼等人……】

【他们死守着大唐,不愿叛,不投降,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这泱泱大唐之荣,身为唐人,死也要死于大唐啊!】

【昔闻宋朝文天祥《正气歌》——浩然正气存天地,贯日月,立天地,为三纲之命,道义之根,其中所用十二个典故,唐朝安史之乱占两句——“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秦王宫。

嬴政轻声低念道:“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先说颜常山,即颜杲卿,初任范阳户曹参军,曾是安禄山的部下。】

【安史之乱发生时,与其子颜季明守常山,从弟颜真卿守平原,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然天宝十五载,即公元756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颜杲卿向王承业求救未果,只得昼夜防守,拼死作战。】

【彼时城内兵员短少,寡不敌众,并且御敌物资全部用完,颜杲卿等人整整坚守了八日,却仍是被叛军俘获,送至洛阳,而之后,史思明在攻下常山郡后,又紧接着攻下占领了其他九个地方等。】

【而颜杲卿等人被送至洛阳,见了安禄山之后,面对安禄山斥责其背叛于他,颜杲卿怒而痛骂——】

【“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

【“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从从尔反耶?!”】

颜家世代朝臣,只为守忠义而死!

他是大唐的子民,是大唐的将领,只会守着大唐而死,哪里是负于安禄山,背叛安禄山!

【安禄山由此大怒,命人将颜杲卿绑于天津桥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

【而直至此时,颜杲卿仍然骂不绝口,于是又命叛贼钩断了他的舌头,并说——“看你还能骂吗!”】

【最后,颜杲卿于含糊不清的骂声中被害身亡。】

【而也是这天,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也都先后被截去了手脚,而袁履谦见何千年的弟弟就在旁边,便含了口血去喷对方的脸,于是又被更为残忍的施行碎割,甚至连过路的人见了都为之流泪不止。】

“阿耶,那上面是你啊。”

颜诞扒着颜杲卿膝头:“阿耶,天幕是不是在夸你。”

颜杲卿将眼底的湿意眨下去,心疼般揉了揉颜诞的脑袋:“为什么这么说?”

颜诞歪了歪头,认真道:“因为天幕说,浩然正气存天地啊!”

“阿耶骂了叛军,阿耶是大英雄!”

“那你以后要当大英雄吗?”

颜诞毫不犹豫点头:“要啊!”

“向阿耶一样,我世唐臣,守忠义!”

颜杲卿终究还是没忍住眼底的湿意,一把将颜诞抱起来:“我儿说得好!!”

【为颜常山舌……】

【为张睢阳齿……】

【安史之乱后期,唐朝当时仅剩下长江以及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着,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睢阳失守,运河阻塞,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而将领张巡,以及许远守着睢阳,兵力最多的时候也不满7000人,城中战前百姓总共有四万余户。】

【请先记住这几个数字。】

这是为何?

李世民的心不禁咚得猛跳了一下。

李隆基也就此有不好的预感——

【从公元756年,至公元757年十月,前后十个多月的时间门,总共400余战,仅凭不到7000人的兵力,竟然歼灭叛军12万人!可以说,唐朝的天下能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这十个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