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4/4页)

陈君宠连忙回答:“前些年汉中倒是民怨沸腾,还反复被流贼蹂躏。如今却早已地广人稀,反复战乱中,人口十死七八,富户读书人几乎都被杀尽。

崇祯十三年后,才勉强开始恢复生产。不过税还是不怎么收得上来,百姓此前太苦了,刚缓了两年,今年如果足额征税的话,也才是恢复生产后的第三年而已。

如果曹军门能分出人手,自行军屯,下官一定能清丈出足额的田土拨给耕种,不过收成就难以保证了,本地的水利也是一直年久失修,此前被战乱破坏太重。

下官上任后,两年内拼命劝导百姓重修水利,不可如陕人流民那般竭泽而渔乱垦,但起色还不大。”

朱树人听了这番话,倒是对陈君宠生出几分知遇之感。这年头懂得劝百姓兴修水利,做长久计的,都算是有见识的好官了。

他在武昌时,也是一直督促百姓要兴修水利,决不能搞破坏式开垦,对于那些从陕西流窜来的、流贼投降后务农的,但凡有把那些劣币驱逐良币的劣习带到湖广的,还会严惩——

当然,朱树人从来不是只惩罚刁民,他也一碗水端平惩罚劣绅。对于破坏永佃权,不把保护得力的良田永久给固定佃户租种、想要换地涨租子的地主,朱树人一样屠刀霍霍。

在朱树人治下,租佃权利从来只有一条铁律:谁把田保护得好,谁就有权永久种这块地,不能涨地租,也不能以涨地租为借口,逼对方换一块田种。

如果旺铺老板干得好房东就涨租金或者换店面,谁还特么好好干!

朱树人跟陈君宠略微交流了几句,立刻就表态:“这点可以放心,本官自会支持你的。本官在湖广时,就不顾大明律,对换地涨租的把戏打击甚严。

另外,既然汉中地广人稀,又暂时缺乏灌溉,可以多推广种植本官新带来的玉米。此物产量远高于种麦尚在其次,关键是省水。

只要种麦四成的灌溉水量,就可以养活玉米了。按说冬种麦、春末种玉米,一年两季轮换是最好的。

但夏末秋初也不是不能种,无非顶掉一季冬小麦,而且寒冬之前必须收割,比春末的玉米损失几成产量。既然汉中水利败坏,先顶一阵也好。我这次随军就带来了几万石玉米、土豆,可以作为种子。”

陈君宠听后,也是啧啧称奇:“没想到总督大人还对农桑如此精通,下官实在佩服,下官这就去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