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4页)

高长松这才接着计划道:“听闻长安城内召开黄鹤宴,众剑修皆受邀在列。”

在古代,黄鹤被认为是仙人的坐骑,在诗文与成语中干脆代指仙人。

这场宴会,就是修仙之人的集会。

唐代因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越发丰富多彩,宴会正是业余生活中的一环。

唐朝人酷爱办宴会,上至百姓,中至官员,下至奔小康的百姓都会开宴。

皇帝主办的有宜春宴、寒食内宴、曲江游宴等,这些宴会有的是皇帝主办,各单位、省份的官员分办,与民同乐的;也有只面向考中的进士学子。

民间流行的野宴有探春宴和裙幄宴,这两种宴会是专为仕女举行的。探春宴在立春前后举行,家境富庶的女子同去郊外郊游踏青,马车载着帷幕、酒器与餐食。她们在野外斗花、饮酒,好不热闹。

从这便能看出,大唐的宴会种类繁多,各种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宴会,那修仙者的宴会自然不会少。

黄鹤宴,就是典型的修仙人宴集。

真论活动,也没什么特殊的,一群修行者凑在一起喝酒、论道,或许还比划比划,对于修行之人来说,这是一场大型的交流会,他们在宴会上交流情报、分享心得,因黄鹤宴上各门各派都会露脸,且众人秉持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道理,每年参加宴集的人都会收获满满。

在地图是战略物资的年代,新鲜的情报是很宝贵的。

这宴会还有一特点就是许普通人参加。

这里的普通人包括文人墨客,包括富庶的商人。

一些文人墨客也修行,他们走的是儒道,可还有一些文人,他们因入世太深,无法踏入仙途,又对飘渺的修士们很憧憬,便也会来参加宴会,留下颂仙人的诗篇,商人也差不多,很多是对长生有兴趣,却没有仙缘的。

今年,来自外洲的剑修在长安城内大火,随着务工人员数量增多,他们也攒成一团不小的势力,自然不会不邀请他们。

高长松说完后,庄月明点头道:“是的。”

他实在摸不清高长松的想法,便不往下说,更何况,剑修自带惜字如金buff,他更喜欢听人说话,偶尔应个“嗯”字。

高长松知道跟他说话得言简意赅:“我希望你能同其他剑修,带这套器皿赴宴。”

是的,没错,他还给其他剑修发了玻璃杯。

掌握做法后,造玻璃不算难事,要说有何难的,或许是造出形状各异的彩色玻璃,那需要锤炼技术。

庄月明一口答应下来道:“这有何难?”又问高长松,“还需要我等做什么?”

高长松:“只要正常用这套器皿便可。”

庄月明:?

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问一遍道:“用这套琉璃杯,还有别的事吗?”

高长松重复:“只要用就行了。”

*

实际上,但凡听见高长松说这话的剑修,都露出了懵逼脸,他们实在不能理解高长松的意图。

高长松的想法很简单,当看见满城着白衣的盛况时,他心头不由浮现出两个字——带货。

他们甚至没刻意展示,就引这么多人竞相模仿,这带货能力还不强吗?

高长松其实了解过,这年头,新物什想出名,都是先让知名人士用一用,这知名人士可以是皇家人也可以是风流名士、甚至可以是女冠或女妓,当然咯,针对不同销售群体,要选不同人打广告。

他想来想去,认为从联络难易程度、走红指数各方综合考虑,剑修是第一选择!

*

高长松将自己的盘算说给钟离珺听。

先前就说过,钟离珺这人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基本就是修行、讲经、降魔、当职不断循环,除了吃外没特殊的。

他家离怀贞坊不远,近日跑崇虚观跑得很勤。借口也是现成的,他的鹅子驩头尚且年幼,需要教导,他的友人高长松初来长安,水土不服,他可以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