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4/5页)

总之,在高强度的训练下,高长松的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等级也蹭蹭蹭往上涨。

高长松:这多亏了大圣!

……

另一边,钟离珺、谢自然与孙元祥的三人小队,也终于入境大唐。

说来也巧,或许是他们先往西走再折返,竟然也是从两界山那进大唐的。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的旅途,即高效降妖除魔。

这也不怪他们,主要在大唐外的妖怪都不像唐的妖怪,他们还没有躲避修士的自觉。

——听说只有靠近西天的妖怪夹着尾巴做妖,他们都怕被抓到天上当坐骑,尤其是狮子。

文殊菩萨太爱狮子坐骑,又专门挑能力强的。这些狮子本在凡间,做自己的山大王,在一众妖怪中有头有脸,怎能忍受给人在胯下当坐骑?

越靠近西天,妖怪就越低调。

至于乌斯藏周围的国家,那就不一样了。首先,这些地儿都没有区域性的大王,众妖怪不用听头头的号令,他们大多凭借妖力,占山为王,剥削当地的百姓。

这里的修士也都比较弱,很厉害的不是在西边就是在东边,拿妖怪们也没有办法 ,好在这些妖怪都比较质朴,不知何为真正的享受,只觉得人族给些牛羊供奉,偶尔能吃几个人打牙祭,已经是很不错的日子了,没什么野心,也不准备更进一步。

他们过着逍遥日子。

钟离珺打妖怪很简单,他但看妖怪有没有吃人,如果有,吃了几个,那些罪大恶极的直接一剑捅死,根本不给改造的余地。

如果遇见打不过的……那当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直接跑啊!

从当地百姓的角度来看,他们搞这一出堪称是积善行德,做好事了。

一般像钟离珺这么大佬的,不是找了处风水宝地修行,就是在大唐开宗立派,或在东胜神洲与修为差不多的切磋,以望进步,特意为民除害的,真不多。

甚至连钟离珺都不是想为民除害,他更多是要去调查,他想知道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这些妖魔的活动是否代表着又一场风波将起?

修士们的想法,跟普通百姓,甚至跟那些武者、将士都是不同的。

将士出征,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百姓,有时是为了掠夺更丰饶的土地,有时是为了不让本国的百姓被鞑靼骚扰,这说白了,是国家与国家,人族与人族之间的斗争。

可修士,想要成为修行之人,就必须跳脱出这人间的纷争之外,对尘世有太多留恋的人,是无法入道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有那么多道士、和尚,统治者却无法入道、入佛,通过修行延年益寿一样。

他们想长生,其心中一定参杂着对长久统治的渴慕,参杂着对权力欲的向往,有这样强烈欲望的,是人子,无法从人伦中跳脱出来,说白了,他们没有道心、也没有佛心。

从这角度来看,高长松能够同时肩挑大商人与道士的身份,在修士中是非常少见的,这只能说他虽经商,却不贪恋钱财,虽身在尘世之中,心却是逍遥的。

倘若高长松听此说法,定然会表示赞同:那当然了,唐代再好,也没有电脑手机,吃不到重庆火锅,连炸鸡土豆泥都没影子,他在这时代,心能不逍遥吗?

只要不准备搞个争霸战,他就近乎无欲无求。

穿越赋予了他修道的天然条件。

再说钟离珺,他跟谢自然等人扫黑除恶一圈,心情也比较微妙,恶是除了,特别爱吃人的妖怪也捅了,却没发现什么。

你说妖怪变多,是变多了,可也没有到路边的野兔都能遇上机缘,点化成妖魔的地步。每个国家都有危险,都有瘴气、邪气,却也没有举国人心惶惶。

至于那护卫着唐国的大鼎,各个完好无损。

钟离珺琢磨了一圈,认为这也不能说是没问题,可邪气增长得比较缓慢,问题还没有爆发出来,光凭蛛丝马迹,他实在找不到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