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2/5页)

又说:“俺老孙想吃的果子,一挥手,不就有人送来了,哪需要你操心?”作势哄他道,“去去去,快些走吧!”

高长松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他说:“那大圣,我真走了啊!”

孙悟空道:“走吧走吧。”

他想了一下还是补充一句:“有缘再见。”

高长松差点就脱口而出:那肯定得有缘啊!

……

高翠兰下巴搭在马车壁的窗口上,犀利的眼神直射向高长松的背影。

她对高玉兰宣布:“大兄最近很不正常。”

高玉兰在偷偷看书,高长松其实不提倡她在车上看书,哪怕安装了他提供的减震系统,这年头的路也够颠簸,操心的家长认为,这样看书,对视力有损害。

可高长松又是个意志不坚定的,当高玉兰捧着书卷,可怜巴巴地看向他,几欲落泪时,高长松就手足无措了。

他对这几个小妹妹真是没办法,尤其高玉兰特别乖巧,不像高翠兰那样皮实,看着他,高长松几乎想到了红楼中的林妹妹,当然顶不住她的眼神。

最后,这一路上,高玉兰都与书为伴。当然咯,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每到不同的国度,她也会合上书本,走走看看,品尝当地的美食,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

小小年纪,已摸清古代文人游学的精髓。

此时,高玉兰并没有看高翠兰,她沉浸在书的海洋中,等到长安不久后,她就要前往东胜神洲参加书院选拔,她也是很紧张的,只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汲取无限的知识,多看一点,多学一点。

高翠兰见她不看自己,脸颊如河豚一般鼓起,她又说:“大兄近日经常晃神……”

高玉兰终于认真回话了,她其实就比高翠兰大一岁,可因有颗七窍玲珑心,十分早熟,她说:“那定是在想念大圣。”

带他们见孙悟空之前,高长松就以饱满的热情同她们讲述齐天大圣的故事。诚然,高长松讲故事的技巧不是很高超,可在小说尚未诞生,只有传奇这一种杂文表述形式的唐代,他算把故事讲得很引人入胜了。

高家三姐妹都很爱听,也因此喜欢上了聪明勇敢、机智过人的孙大圣,然而,她们毕竟跟从小听看着西游记长大的高长松不一样,虽说喜欢,也只是浮于表面,三人中最迷孙悟空的是高翠兰。

对高玉兰来说,最重要的是即将到来的选拔考试,而高香兰,她的目标是能帮高长松分忧,绝大多数心思都耗在生意与各项技能上。

听完高玉兰的话,高翠兰撇撇嘴,她想,她当然知道大兄在想念大圣,可他究竟在琢磨什么?是如何解开大圣的封印,还是之前碎碎念的冬季果子?

高翠兰神游天外,游着游着,她有看到骑在小马上的高香兰。

*

高香兰骑的不是大宛马,而是本地的马种。众所周知,中国本土马都偏矮,后世的高头大马很多都是从中亚地区引进来的,这年头的“乌孙天马”和“汗血宝马”都来自于西域诸国,他们身上肩负着改良中原本地马种的使命。

高香兰是三姊妹中年纪最大的,她正值抽条的年纪,像一株见风长的白杨,没过几天就窜高三厘米,又因为营养够,长得高高瘦瘦。

高香兰很少跟高长松提出什么,于是当她说想要骑马时,高长松虽犹豫了很久,却还是找人教她。

为什么不是自己教,这还用说?高长松可还骑着小毛驴呢!

再高大的毛驴也是毛驴啊!

此番东行,高长松不仅带上了自己的爱驴——胆子小、耐力足的那一头,还把倔驴也带上了,路途遥远,他就两只轮番骑。

高翠兰看高香兰骑马,十分羡慕,可她又看看自己的小短腿,小大人似的摇头叹息。

哎,她年纪太小,腿也太短,爬都爬不上马鞍,更别说骑了。